新順1730 第五四八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二)
更新:09-17 02:19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類:軍事小說
大順對外交流,皇家動物園也算是成果之一。葡萄牙在莫桑比克抓獅子鴕鳥都容易,摸清了天子和皇帝、國王的區別,這幾年送來了不少奇葩動物。
又趕上「分銷壟斷」的誘惑,更是賣力爭取。
鴕鳥之名,唐既有之,如今自是延續。這鴕鳥心態的故事,卻是第一次在大順的土地上傳播開。
皇帝講完這種鴕鳥心態,更是借題發揮,從漕運開始拔高到大順的種種政策上。
「掩耳盜鈴者,世人皆笑。鴕鳥埋頭於沙,外域人亦笑。然而只看本朝、前朝之政,又有多少掩耳盜鈴、鴕鳥埋頭之事?」
「這漕米,一年徵收五百萬石,可誰人不知,徵收五百萬石,運至京城,期間損耗、剋扣、意外、耗費,競達三五千萬石。」
「朝廷只說,三十稅一,仁政也。」
「可其中的耗費、耗損,又不在朝廷正稅之內,只由地方攤派。地方攤派,難道攤派到士紳頭上?還不是百姓承擔?」
「運河兩岸,多受其苦,甚至有編排唱詞,說大順大明一個樣……後面的話,朕也不想提了,着實難聽。」
「朝廷只當不知,卻問本朝三十稅一,廣大地區不過收漕米500萬石,如此輕稅,緣何百姓還有不滿?」
「更有甚者,或覺得,反正我徵收的是三十稅一。底層加派,那是底層的事,和我無關。這算不算是掩耳盜鈴、鴕鳥心態?」
「奈何朕卻不是鴕鳥!」
這話說的硬氣,劉鈺心裏卻只想笑。
心道果然這硬氣的話,得有實力才敢硬。之前海軍沒拿下東南亞、驅逐西洋勢力能保證海運沒有風險的時候,也不見你敢這麼硬氣。
當年江蘇節度使上書廢漕改海,你支支吾吾,和稀泥一般,比之現在的硬氣,可真是有些意思。
「興國公?」
說完這番硬氣的話,皇帝直接點了劉鈺的名字。
「臣在。」
「愛卿最知海事。朕若廢漕米而替以銀稅,按如今市價,與你600萬兩白銀,你可能保證每年京城500萬石米?」
這明顯是故意嚇唬人的,就算改革,也不可能上來就搞這麼激烈的。運河兩岸這麼多人的生活,官員的態度,才是大問題,至於運米到京城這點事,其實現在只是小事。
劉鈺心想,你要給600萬兩,叫人承包,門檻都能給你擠破嘍。
轉手日本買些米、暹羅買些米、甚至印度買些米,運到京城,這600萬還能剩下個一二百萬。
但這裏面哪是米的事?
可皇帝既然這麼問了,劉鈺也只好應聲道:「臣……敢擔保。」
又想,不但敢擔保,要真這麼幹了,還能玩出花兒來呢。
分撥下去,訂單預定,保准一大群人跑去南洋開稻米種植園。哪怕去台灣呢,一年幾熟,人力又賤,這都大有賺頭,年回報率絕對不低於30%。
且給10000兩,而且還是每年一萬兩,要求保證每年10000石大米,保准一群人拿着錢,招募流民、簽訂奴工,去往台灣南洋開墾。前期投入點,後期弄個三五萬畝土地,每年領着銀子,這還有個不賺錢的?
日本那邊早就有專門搞大米種植園的豪商,大順這邊差啥?是差人口還是差技術?
而且,資本承包,也有保證。真要是遇到災情自己種植園裏出不來,那朝廷可不管,自己買去吧。買不到?抄家,土地充公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還真就不怕這些搞稻米種植園的。
真要是每年有600萬兩的熱錢湧入,絕對變成「南洋大開發」,順帶大量資本又能往松江富集,賺的錢且來松江投資。
奈何皇帝現在這麼說,多半也就是嚇唬嚇唬人。
再說了,現在京城那裏吃得了這麼多大米。遼東這些年開發的極好,大順又沒柳條邊,人口日增,土地開墾,每年的糧食經遼河運到遼河口,走大船可以去天津。
大量的黃豆甚至都把松江府搞出來黃豆期貨貿易了,京城背靠遼東,而且還是大順犁庭掃穴大量移民之後的遼東,會缺糧食?的確,有松遼分水嶺阻隔,現在的生產力也不足以開發黑沃土,但遼地也產糧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