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順1730 第六零七章 南洋大開發(六)_頁2
更新:09-17 02:19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類:軍事小說
們先去辦吧。但也不要……呃……不要硬頂。畢竟你們海軍出身,到時候再好幾個縣的士紳聯名,告我跋扈、縱容你們跋扈,我又得一大堆麻煩。」
這些各種原因退下來的軍官,官職都不算高,屬於營連級的軍官。說是海軍,更多的還是陸戰隊的,大部分都是災民堆里挑出來的。
一個個脾氣其實都不怎麼好,而且大部分都是屍山血海里殺出來的,缺胳膊少腿才給安排的這麼個活。
劉鈺只能仔細叮囑他們,別到時候一言不合,拿出戰場上那套風氣,掏出槍就給兩下子,到時候又是一堆破事。
幾個人販子聽劉鈺這麼叮囑,忍不住嘀咕道:「還是南洋好。那邊的事,辦起來就簡單。要麼拿槍辦,要麼拿刀辦……」
劉鈺撇撇嘴,心道這不是廢話嗎?要不我為啥非要往外頭搞?萬丹這種地方能土改,國內卻動一下就一堆麻煩。
我要是能把國內的問題解決了,我有毛病啊,非要往外走?只要國內問題解決了,單單這體量,這內部市場,還用得着琢磨擔心這個擔心那個?
「行了,如今不是在南洋了,也不是在日本。天朝自有國情在此,莫要說這個說那個。」
「你們這就先去吧,時間緊,我也不留你們了。」
「萬事開頭難。開了這個頭,日後就好說了。雖說你們現在也不是軍官了,就是拿錢給人幹活的人販子,但你們也得知道,辦這件事往私里說是行大仁義善舉;往公里說,是天朝拓土南洋你們也出了份力。」
「去吧,去吧。」
一眾人販子都起身拜謝而出,也不敢耽誤正事,又都紛紛回到原本安排的「片區」。
等這些人一走,劉鈺背着手在屋裏轉了幾圈,忍不住搖搖頭。
的確,是自己想簡單了。
後世包身工制度,能盛行,源於包工頭出錢把,把人包了。日後包身工的工資給包工頭,而且大部分招女工,屬於是「養在家裏的賠錢貨」,還不如賣幾個錢呢。
現在下南洋,招的都是青壯勞力。這一走,基本就是把一家子弄走。真正在鄉村統治的那些人,肯定不會放人的。
大順的基本單位是家庭,包括債務等,都是如此。
而且就算沒有債務,或者自己把欠債問題給解決了,估計少不得鬧出來父母投河自殺不給兒女做拖累、母親摔死嬰兒確保有上船資格逃離苦海的事。
眼下這事,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
最簡單的辦法,還是大順體制的特殊性。
雖然說地方官和當地士紳有聯繫,而且是圈內人。但因為對上負責的制度,只要上面有話,下面就好說。官員就不會管什麼所謂交情了,畢竟不是封建主,而是流官,干幾年走了,誰特麼認得誰啊?
自己想把這件事粗暴解決,直接找上級官員就行。上級官員一句話,下面就壓住了。
不過,真要論起來,這事本質上就是大順的資產階級和大順的地主階級的第一次交鋒。
這錢,該誰出?
論理,應該是誰僱人,誰來出這筆錢。既是新興階層僱人去南洋搞開發,提前把債給結算了,也不是不能讓人幹活還債。
這是一種理。
還有一種理,則是欠的這些錢根本就不合理。糧食是你種的嗎?麥子是你割的嗎?你都不勞動,憑啥無償佔有勞動果實?直接不用還、燒了借據,了事。
但這個理,這時候劉鈺肯定不敢說。
既不敢說,那就得按照現有的理來論。
現有的理這麼一論,這官司打到哪去,也是新興階級該把這筆錢給出了,然後多干幾年還債就是了。
但問題是下南洋的死亡率高,這一點他們心裏也清楚。
巴達維亞當年建城的時候,年死亡率幾乎是百分之六十,一批批的人來、一批批的人死。直到把城建起來、沼澤弄好了、城市體系建起來了,死亡率才降下來。
現在從頭開拓種植園,死亡率必然高到離譜,尤其還是一些從黃淮區,算是北方的人去的南洋。
這就導致新興階級根本不可能接受這種看似合理的條件:替僱工先把債還了,僱工要多干十年,看上去新興階級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