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順1730 第二零三章 凡爾賽和約(九)_頁2
更新:09-17 02:22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類:軍事小說
先佔河口、陘口、三岔口等地。如今最方便的,還是走河。」
「金礦固好,但若沿河行走方便,只恐礦區日後被人搶奪,亦成了為他人做嫁衣裳事。」
「若探知河流是否通航、距離遠近,也可助朝廷做出決斷,是否要多移些人、並建設棱堡,派駐軍隊卡在三岔口、陘口各地。」
「亦或者,聯絡草原上各部,以防他們做西洋人之前驅。」
「古人說,做事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此番探礦,若其然,是為了金子。」
「若其所以然,金子只是移民之器。移民才是所以然。」
「如今路途遙遠,上面命令不暢,古人云: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等既知其所以然,便不可拘泥於形式,所以我們幾個應該沿河而下,繪製地圖、積累人文消息,以便將來。」
「我亦去過南大洋,若論起來,還是這片平原更舒服,非南大洋可比。若能占此形勢中原之土,當可解人地之困。」
「之前來這裏的,到底是英人還是法人,亦需弄清楚才是。」
隊長遲疑了一下,其實也有些心動。
「你們說的也有道理。尤其是需得知道,探清楚這條路的的安東尼·橫笛,到底是英人還是法人,着實重要。這些人又說不清楚,只說是毛皮販子。」
「只不過,你們幾人若沿河去,怎麼回來呢?」
這幾個人便道:「這個倒是不必擔心。朝廷如今不是正在東海岸打仗?只要有河,便有入海口。只要有入海口,多半是有村鎮的。而這種地方,既有村鎮,必有船隻。」
「若下遊河口,在法人手中,如今既是盟友,那自好說。」
「若在英人手中,我們便折回來便是。他安東尼·橫笛既能三五人走到這裏,我們也是三五人,難道便走不了?」
說完這個,堅持要往東查探的人,又給出了一個技術上的理由。
「若十年前,測繪之繁,需得用望遠鏡觀察太歲,以定時間而算經度。」
「如今大不同,我等手段,只要看星星、查星表、查年曆,便可知經緯度。」
「三五人足以繪製基本的地圖,雖不精確,但沿途人文地理、河流走向、山川走勢,大致不差。」
「況此地地處溫帶,並無大病瘴氣。本地人亦非吃人魔,只要我們和他們和平相處,他們何故要打我們?送些玻璃珠子、三五瓶酒,總是可以通行的。」
「昔日,張博望遠走西域,不比此時兇險?如今千餘年過去,難不成古人能做到的比這更難的事,我們竟做不成?」
「朝廷當初派人來此之前,本就有備份人選。」
「一則憂心船上生病、二則憂心水土不服、三則你我眾所周知實學派人太多也多超編。」
「測繪隊伍有了星表法後,本就無需這麼多人。我們幾人走了,也不影響正事。」
「若成,則日後名垂,興國公必有賞賜。若敗,也無非是葬身野外,又有何懼?」
既說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又談到了基本的技術問題。
隊長素來也知道,這幾年實學派的人在內部升遷,多靠表現。
不管是軍隊的人也好、測繪的人也罷,從上到下都在鼓勵冒險。
這種冒險,是說「完成任務是底線,在底線之外,玩多少花活,決定脫穎而出」。
尤其是軍隊內部表現更為強烈,由此出現了不少以少勝多的花活,當然主要還是靠技術進步和戰術體系,經常搞一些「冒進引敵、中心開花」的戰術。
而在測繪上,上面也一直鼓勵完成基本任務後干點別的。
尤其是實學派內部特殊的「楚王好細腰」、「上有所好、下必效焉」,都知道實學派內部的頭目人物,喜歡地圖、草石、特產等,送禮也多送這東西。
故而這番道理一講,自是說得通。
隊長既能被選為隊長,除了手段高明外,必如隊員所言,要「知其所以然」。
為啥要探礦?
是為了黃金?
還是為了移民?
黃金是目的?
還是說,黃金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