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順1730 第二七三章 「帝」(四)_頁2
更新:09-17 02:23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類:軍事小說
掠奪也算是連本帶利返還農民了。
而大順三億多的人口,既不可能捲入這麼多的家庭參與戰爭,也不可能找到那麼大的市場,讓小農的副業成為他們致富的手段——勤勞的雙手織布,但海外市場能保證大順將近7000萬戶家庭的出產,都能換回利益嗎?
或者說,世界三分之一多的人口,怎麼可能每個人都在海外市場受益?那得多大的海外市場?多大的掠奪數量?
於是,兜兜轉轉,似乎又繞回了老皇帝「內外分治」的思路。
廉價的工業品,是擊破一些古老的萬里長城的炮彈。
而皇帝的意思,則是通過內外分治的方式,重新築起一道嶄新的萬里長城,隔絕開先發地區。
禁止先發地區的工業品、也禁止先發地區從海外獲得的大量貨幣,流入後發地區,保持後發地區那兩億多小農的穩定。
擊破萬里長城的炮彈,當然是廉價的工業品。
因為如果不廉價的話,以現在為例,就算英國現在把大順的海關全都打碎了,控制了關稅,但依然卵用沒有。
因為,此時的英國貨,不但不夠廉價,反而更加昂貴。加上運費,不要說擊破古老的萬里長城,現在連擊破印度的古老萬神都做不到。
也即是說,廉價工業品,是擊破古老的傳統社會的必要條件。沒有廉價的商品,肯定是無法擊破傳統社會的。
但是,是不是有廉價的工業品,一定就會擊破傳統社會呢?
這裏面,當然有個過程。
比如,歷史上的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的侵略,等等、等等。
有了廉價的工業品,可廉價的工業品自己並不會長腿。
同樣的,真正的理想狀態下的「自由貿易」,實際上也並不存在。
海關守住、朝廷不崩,既所謂的「閉關鎖國」。
那麼,顯然,至少可以減緩傳統社會被廉價工業品擊碎的時間。
那麼,皇帝的意思也就很明顯了。
既然朝廷還沒崩。
既然朝廷還有很強的強力。
既然太子在湖北的激進工商業變革搞出來了「米禁」的樂子。
那麼,是否可以拉起一道新的長城,用內部關稅、行政手段,隔絕廉價工業品、資本、貨幣等,向內進發呢?
歷史上,英國有廉價的工業品。
但對傳統社會的破壞,還需要一些強力手段。
比如罪惡的鴉片戰爭、比如內河通行權、比如取消子口稅、比如關稅受制於殖民者、以及試圖把中國給裂解從而分而治之。
而現在,大順實際上是要反着來。
是要用先發地區的廉價商品,衝垮世界他處的傳統社會。
但又試圖以閉關鎖國的邏輯,保護內部的傳統小農社會。
對先發地區,正如劉玉所說的——扶桑移民,是向東大遷徙在最東方的預演——可以允許內地的百姓向先發地區遷徙,從而保證先發地區源源不斷的廉價勞動力。
對後發地區,則如王源的惟農有田論的變種簡化版,通過戶籍控制,禁止先發地區的人口向內流動。
實際上,對於底層百姓來說,這種流動,本身就是單向的。
內地去東部地區做工,做廉價勞動力,肯定比在家種那二畝地要強。
而即便說東部的底層,他們可以繼續向東,而不會選擇向西。
但,對於中層以上來說,實質上,這種流動恰恰就不是單向的。
簡言之。
資本需要靠人的腿,來跑動。
實質上,大順老皇帝設想的這種內外分治,其本質是限制資本向內地流動。也即,通過戶籍等的控制,限制攜帶資本的人去內地。
傳統社會,在大量的海外來的貨幣資金、廉價工業品衝擊下的崩潰,是非常可怕的。
可怕到不只是小農徹底崩潰。
而是,連一部分鄉紳、地主,可能都要混不下去。畢竟,在農村,地主往往也經營手工業,比如釀造、織布等等。這種狂躁的衝擊,會導致內部傳統社會的驟然崩解,會出現那種小地主都能感覺到破產在即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