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河山 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永不修長城_頁2
更新:01-21 23:31 作者:風雪雲中路 分類:其他小說
朝中上下,都是其一手提拔起來心腹的女人病逝後。北遼朝局可能出現的變局。同時,下令沿邊諸軍進入戒備。並從四大營,抽調了一萬兩千的騎兵,攜帶大炮兩標北上進入河北路的保定府。從西京大營,抽調萬餘步騎軍,攜炮三十門進駐山西路太原府,以便隨時準備應變。
不過,黃瓊並未打算在這個時候北伐。除了趁人家國喪出兵,在道義上不佔優勢,反倒更容易加大北遼內部的凝聚力之外。最關鍵的是如今大齊,實力積蓄還不足以支撐。北遼雖說前次南下損兵折將,但內部元氣還尚存。即便是精兵損失很大,但依靠草原上大量的遊牧部族,十幾萬控弦之士還是隨時可以徵召齊備。其實際上的實力,尤其是騎兵實力還是極強。
大齊若是北伐,想要控制地處北遼腹地的東京道,那一片黃瓊念念不忘的膏腴之地。首先要做的,勢必是要徹底的打垮北遼,引以為傲的騎兵。其實東京道的守軍,並不是什麼關鍵。但若是不能征服草原大漠那些繁多的,如今維北遼是從的部族,便是拿下那片黑土地,在遊牧騎兵的衝擊之下,也未必能守住。尤其是在大規模移民期間,極為容易受到那些部族截殺。
即便是守住了,對大齊的消耗也是難以持久的。按照黃瓊的估計,在首先採取軍屯的情況之下,即便是自己控制住那片黑土地,但也至少五年才能勉強自給自足。如果後期移民,不受任何的打攪以及影響,就算不用納糧,但也要很長時間,才能不用在往裏面搭錢。畢竟一片完全沒有開發的土地,在完全人工開發的情況下,要開發成高產田,也需要相當的長時間。
而自己要的是,將那片土地永遠的納入大齊的疆域,而不是像是以往中原漢族政權,對那片黑土地,慣用的羈縻治理方式,只要一個名分與每年的朝貢。除此之外,那些人該幹嘛就幹嘛。無論是相互之間攻殺,還是大家聯姻,或是吃不上飯到處要飯,中原王朝都是不管的。
只要不搶到中原王朝頭上,是沒有人理會的。只要定期朝貢,保住名義上的那個天朝上國名分,中原王朝是不干涉他們之間事情的。甚至相互之間攻殺,還是中原王朝喜聞樂見的。富饒的黑土地,雖然在那個被白山黑水,滋養得異常彪悍的民族,橫空出世之前,雖說一直都沒有出現過危及中原王朝的民族。但那些蟄伏的民族,一旦完成了整合將會震驚整個中原。
本朝並未真正大規模修建過長城,如今齊遼邊境所使用的長城,只是在隋長城基礎上修補而成的。唯二本朝修建的長城,一個高宗年間重修了雲州至於薊州,直至平州入海的長城。在前隋夯土城牆的基礎上,改為磚石為基礎的結構,並增設居庸關、古北口、喜峰口等重要隘口。一個是理宗年間,從山西路齊遼對峙的偏頭關開始,沿着恆山山脈一直向東修建。
直至在燕山府北面的延慶州,與原有長城匯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多層次防禦體系。儘管本朝修建的長城,與之前歷朝歷代相比,大概率的只能算是修修補補。但依舊對民力消耗極大。理宗不過是在表裏河山的山西路,依恆山山脈修建了第二道防線,便消耗了理宗一朝歲入的十之三四。耗費過於巨大,並且因為徵發民工多有死亡,而鬧得終理宗一朝民怨四起。
更因為前唐從未修建過長城,而本朝修建長城,哪怕只是增補,而被某些不滿文人大加諷刺。而在黃瓊看來,修建長城本身就意味着被動防禦,將整個戰場的主動權,都交給了那些遊牧民族。人家想要什麼時候南下,就什麼時候南下。人家想打你那裏,就從那裏下手。一直這麼被動挨打下去,那絕對不是自己該做的。所以自己不會修長城,而且永遠都不會去修。
但想要對北遼作戰,騎兵是關鍵的。北遼這些年,經過那位蕭太后的勵精圖治,已經完成了從一個還具備遊牧性質,實則內部凝聚力並不算強的奴隸制國家,向着集權制王朝的轉變。可以說,在千百年後那個王朝出現之前,北遼是至今為止,包括草原上的部族在內,唯一一個真正控制住了大漠高原的王朝。隨時可以從高原大漠諸部族之中,徵發十幾萬的控弦之士。
面對這樣一個對手,大齊的騎兵數量還遠遠的不夠。現在大齊若是想要傾力北伐,控制整個北遼,實力積蓄還真的不夠。因為黃瓊要的是,攻佔即要永久的佔領。而不是像漢唐那樣,北伐只不過是為了剪除北方的威脅罷了。從未想起過,或是也無力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