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流文藝時代 第四九五章 寫得真好
於東腦海中形成了一條故事線,但是他感覺這條故事線有些單薄,思來想去,又加了一條故事線,然後把兩個故事線給糅合到一起去。
第一條故事線,自然是常先生如何遇到他的妻子,兩人又如何度過艱難又幸福的半生,以及後來常先生的孤守。
而另一條線,於東把背景放在了當下,以自己挖掘常先生故事的角度做了一些延伸。
這第二條線講述了一個報社記者,偶有一天收了一本舊版《邊城》,並在的末頁發現了常先生寫的那一段文字。
他被常先生這段文字所表現的深情觸動,同時作為一個報社記者,又敏銳地發現這是一個可以引起讀者興趣的新聞,便循着這本書的足跡找到了一個小鎮。
在那個小鎮,他找到了一個書店。
這個書店不賣新書,滿店都塞滿了各種各樣的舊書,那本《邊城》就是從這家書店流露出去的。
老闆是一個下身癱瘓的女人,渾身散發着生人勿近的氣息,得知記者是為了找《邊城》的主人,老闆並沒有給他什麼好臉色,只說了一句「已經不在了」。
隨後任憑記者再怎麼問,她都不願意多說什麼。
雖然沒有從老闆那裏得到什麼消息,但是記者並不氣餒,在小鎮上待了兩天, 一方面想着從附近調查看看能不能有《邊城》主人的消息, 另一方面他也想着能夠說動書店老闆。
但讓他失望的是,周圍的居民根本就對《邊城》的主人一無所知, 而老闆也鳥都不鳥他。
臨走前,記者想着既然來了總不能空手而歸,就在舊書店買了一本自己非常喜歡的《活着》。
當他付完錢要離開的時候,女老闆卻開口問他:這本書你看過麼?
他回答:看過。
老闆問他:既然看過, 為什麼還要買?
他回答:原本沒辦法鼓足勇氣再讀一遍, 既然在這裏又看到它,索性買下來,也給了自己一個再看一遍的理由。
老闆笑了笑:矯情。
他說:矯情就矯情吧。
轉身要走的時候,老闆又喊住了他:你不是想要知道《邊城》主人的故事麼?
隨後, 老闆就跟記者講了那本《邊城》的主人常懷英的故事。
而書中的視角也轉到了常懷英初遇妻子的那個時代, 講述了常懷英如何在書店看到了《邊城》,兩人又如何想愛,故事到這裏又停止了。
視角回到了現代, 記者聽到了常懷英跟女孩相愛,老闆卻不再往下說。
記者沒辦法,只能帶着這點素材回去了。
後來,記者隔三差五地就跑去小鎮,想從老闆嘴裏聽到更多跟常懷英有關的故事,但是老闆總是不說。
不過一來二去,記者倒是喜歡上了這家舊書店,不再只是一心想着追尋常懷英, 也會靜下心來在書店裏看書。
這是本書的第一章, 名字就叫《邊城》。
而這本書的第二章,就叫《活着》。
有一天, 記者照例來到書店, 卻發現書店老闆趴在地上一動不能動,就趕忙將她扶起來。
問過之後, 才知道她是為了去夠書架上邊的一本書, 不慎跌落, 疼得無法坐回輪椅上去。
記者問她:為什麼不呼救?雖然書店沒人, 但是店外的路上總有人。
她說:不需要。
記者笑了笑,沒再問, 相處久了,他也清楚老闆的性子, 犟得很,自尊心非常強。
不過這次之後,老闆跟記者的關係緩和不少,又給他講了兩個故事。
視角轉到常懷英和他妻子,常懷英跟妻子結婚之後,一開始生活很幸福,後來還生了個兒子,原本一家三口其樂融融,卻因為一次動亂, 孩子早夭。
這是老闆講的第一個故事,一對夫妻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而老闆講的第二個故事,則是一個孩子失去了自己的雙親。
她沒說是誰的故事,只說曾有個孩子十二歲的時候, 父母在渡船的時候雙雙落水死了。
後來,這個孩子在工廠工作的時候,從高處跌落, 摔得半身不遂。
……
於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