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清1796 第二百六十四章 暹羅_頁2
更新:02-16 22:02 作者:隱宗宗主 分類:軍事小說
勢穩定後,昭披耶卻克里在大臣支持下稱王,遷都曼谷,建立卻克里王朝,史稱「拉瑪一世」。
新王既然已經上台,老王斷無存活的可能,但因暹羅是佛教國家,規定臣下不得加兵刃於國王身上,所以昭披耶卻克里便用檀香木將鄭信殺死。
因此時暹羅已經和清朝間建立起藩屬關係,昭披耶卻克里為得到清帝的冊封,於是便冒充鄭信之子,以鄭華的名義遣使到中國。
對於暹羅的變故,那時的清廷完全不清楚,所以不明就裏的乾隆帝上了當,便真的冊封昭披耶卻克里為國王。
此後,昭披耶卻克里在對華交往中皆以鄭華自稱,後世子孫沿襲為慣例,無一例外地也都會取一個鄭姓中文名,一直到現在依然如此。
昭披耶卻克里登基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皇宮從吞武里移到了曼谷,下令在華人區附近建造大王宮,作為交換特將三聘地區賜予華人以建立新的社區。
自古以來,華人就乘坐帆船來到泰國進行貿易活動並在泰國各地安家落戶,吞武里及曼谷便是華人聚居時間較長的城市,啊育他耶王朝時期在湄南河的西岸已出現了福建人聚居點。
到了鄭信王時期,當這位父親為潮州人的君主將都城建在吞武里以後,大量的潮州人移居此地,同時在湄南河東岸也形成了一個華人社區。
拉瑪一世登基後,下詔讓原東岸華人社區遷往曼谷城外南部的河邊,並將三琫寺河與三聘寺河之間的土地賜與華人建設家園。
這個時期,與中國的帆船貿易成為國家財政的主要收入,貿易依然延續了吞武里時期的朝貢制度,曼谷也逐漸成為東南亞帆船貿易的中心。
暹羅政府制定政策支持擅長帆船貿易的華人前來曼谷安家落戶,包括水手、商人以及造船業者。
中國的南方發生反清起義的消息也早已通過各種渠道傳到了這裏,同樣,隨着戰亂的發生,最近一年逃難來此的華人忽然出現劇增,到迄今為止,光是曼谷地區就生活着不下三萬華人。
隨着華人的聚集,中華的文化也便順理成章的立足此地了,茶樓便是其中之一。
位於三聘地區中心的黃記茶樓,一大早便是人聲鼎沸。
「唉,你們聽說了嗎?南方的那支義師在貢榜北方徹底的打敗了貢榜北上犯邊的大軍,還逼得他們求和簽署了什麼八八八條約。」
「我昨晚就知道了,我還聽說貢榜歸還了北方大片明時故地給討虜軍方面。」
「不止呢,我聽說還有貢榜西北部的那大片無主之地以及他們正在西邊攻佔的一個叫阿索姆的地方也拱手讓人了。」
「真的假的?那支義師這麼厲害?」
「可不是,他們一邊在從滿清韃子的手中收復河山,還一邊分心對付外敵,就這,還兩邊都打贏了。」
「是啊,我聽說他們在西康那邊直接滅亡了一個入侵西康的王國呢!」
「現在好像有傳聞說他們已經從滿清韃子手中收復了南方半壁江山了。」
「要我說,這天下還得我漢人來做,你看看滿清韃子前些年和貢榜的作戰,死傷無數不說,還沒有佔到一丁點便宜。」
「對了,我聽說海對面南洋的幾個華人王國也在大肆吸納逃難的百姓。」
「.......」
大堂里的華人議論紛紛,坐在二樓雅間包廂里三老頭和一婦女也聽得極為認真。
「看吧,還是這些華人消息靈通!」率先開口的便是今年已經六十歲的中文名叫鄭華的拉瑪一世昭披耶卻克里。
同坐的還有鄭華最寵愛的萬妃和一世王時期負責對外貿易的披耶哄以及一個名叫昭披耶派披差的負責編寫暹羅編年史的官員。
披耶哄聞言笑了笑應道:「他們中的大多數雖然是逃難來此,但在中國國內還是有不少親戚友人的,互通有無倒也正常。」
昭披耶派披差聞言點了點頭感嘆道:「不過說起來,中國南方的那支叛軍的確挺厲害的,那位黎大帥更是一反常態的獲取底層百姓的支持來反抗韃靼人的暴政,恐怕要不了多久,北邊就又得換主人了。」
鄭華聞言點了點頭,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後才隨意的說道:「無所謂了,他們誰最終勝利了我們就向誰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