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換明 第二百四十一章 粗魯之人,直言不諱_頁2
更新:01-21 22:36 作者:樣樣稀鬆 分類:軍事小說
寧軍有何戰功,只是龜縮城中,守住城池而已。朝廷厚此薄彼、賞罰不公,豈不有悖萬歲聖旨中『明法敕罰』之金語?」
郭大靖愈發挺直了身體,朗聲說道:「方公公身為監軍太監,自有下情上達之責任。末將之語,雖不代表東江鎮全體軍民,可也不是胡編亂造,皆是肺腑之言。」
微微躬身,郭大靖拱了拱手,懇切地說道:「請方公公上奏萬歲,體念東江鎮僻處海外之困難,軍民協力抗虜之忠心,勿為奸臣蒙蔽,寒東江軍民之心。」
方正化垂下眼帘,半晌無言。
縱是知道東江鎮將士對朝廷斷絕糧餉、減半發放頗有怨言,但敢明白地當面說出來的,郭大靖應是第一個。
關鍵是,郭大靖說得都是事實,令人無法辯駁。
況且,郭大靖說得還是有分寸,儘管有批評崇禎的意思,卻還比較隱晦,最後更以奸臣給皇帝打了個掩護。
所以,即便是在朝堂上,皇帝對此也不好亂加罪名。大不敬,目無君上,這些虛妄的罪名,在金州更不好扣到郭大靖頭上。
廳內鴉雀無聲,眾人都不知說什麼好。只有郭大靖端起茶碗,不緊不慢地喝着茶水。
甚至於,在目光與劉興祚和劉奇士交會的時候,還調皮地眨了下眼睛。
劉興祚垂下頭,暗中翻了下眼睛,也猜出了郭大靖如此做的原因。
可在他看來,如此不客氣地指出朝廷的苛待和不公,還有影射皇帝的意思,還是大大不妥。
這些事情,難道不應該是毛文龍或陳繼盛向方正化反映,或是上奏朝廷的。
「萬歲初登大寶時,國庫已是空虛,皆是魏黨禍亂朝政所致。」方正化終於緩緩開口說道:「剷除魏黨,足見萬歲聖明燭照。但積弊已深,非短期能夠改變,糧餉斷絕,亦不是只有東江鎮。」
郭大靖抬頭看着方正化,靜靜地聽他解釋。
「財政稍有緩和,萬歲便給東江鎮發放糧餉,你們要感激萬歲的苦心籌措,體念朝廷難處。」
方正化沒有說東江鎮和關寧軍的區別對待,人家朝中有人唄!就這一點,連他也覺得朝廷做得不夠好。
郭大靖淡淡一笑,放下茶碗,拱手道:「末將是個粗魯武人,有話就說,不憋在心裏,有失禮之處,還望方公公見諒。」
緊接着,郭大靖面色一肅,沉聲道:「國有錚臣不亡國,家有倔兒不敗家。末將寧願做剖心比干,也不做巧顏令色、讒言欺君的小人。」
方正化的目光盯在郭大靖的臉上,郭大靖的言語,郭大靖的慷慨神情,都給他很大的震撼。
就你,還剖心的比干呢,平常可沒見你這麼慷慨大義,對朝廷和皇帝有什麼敬意,倒是沒少罵。
劉興祚抬了下目光,又低下頭去。
「郭將軍真大丈夫也!」方正化發出了感慨,連連頜首,讚賞道:「雜家欽佩備至。」
方正化產生了一點小誤解,以為郭大靖在先抑後揚,隱晦地向皇帝表忠心。比幹嘛,是錚臣,可也更是忠臣。
接下來,郭大靖把話題轉到了軍事上,給方正化,也給崇禎畫大餅。既然崇禎那麼容易被忽悠,說不定他也能騙點什麼呢!
「平遼滅虜,只需數年,郭將軍竟有如此信心?」方正化瞪大了眼睛,對郭大靖的豪言壯語,頗感震驚。
郭大靖確實有這個信心,當然也是有條件的,那就是朝廷的大力支持。甚至就是發放正常的糧餉,郭大靖也能達到目的,時間自然要長一些。
「相對於我泱泱大明,建虜不過是一隅之地,兵不過十萬,人口不過百萬,如何與我大明拼消耗?這不是末將一人之見,乃是我東江鎮集體智慧的結晶。」
郭大靖正色說道:「連我東江鎮二三十萬軍民,建虜都消滅不了,又何至於使萬歲殫精勞神,朝廷疲於應付?末將願把詳細方略寫出來,還請方公公多多指教。」
「如此極好。」方正化不掩喜色,說道:「為國為君,郭將軍若有平遼方略,雜家也當上奏朝廷,為萬歲分憂。」
要的就是這個,咱也不和袁督師比吹牛,可搞出來的平遼方略,卻是實實在在的,比袁督師那虛頭巴腦的東西強百套。
郭大靖躬身拱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