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心理醫生 215.全球通緝_頁2
節奏錄製的,人們在這種呼吸聲里,會下意識的跟隨這種呼吸聲,最後達到舒服的一致。這類似於物理學裏面的「共振效應」。其實人的呼吸節奏也是如此。
這個呼吸聲變快,就會讓人在無意識的狀態里產生緊張、着急等情緒。可如果這個呼吸聲音是舒緩舒服的,那麼就會讓人產生一種隱隱的安逸感。在伴隨着音樂,會給人舒服的感受。
其實很多餐廳也運用了這種辦法。比如大多數的自助餐廳,裏面都會伴隨着輕緩的音樂。
因為自助餐和點菜的差別就是,自助餐的食物就算是隨時上的,但可能也會有不夠的情緒。這種「爭搶」的心理對客人來說,其實是一種不好
的體驗。而有了輕緩音樂進行潛移默化的疏導,會有一定效果。
並且,舒緩的音樂會讓人放鬆,甚至連帶着吃飯節奏都會變慢。特別是烤肉類的自助,在這種不慌不忙的氛圍里用餐,用餐量不會特別多。這都是潛移默化的作用。
所以這餐廳雖然環節簡陋,但是環境感的塑造,絕對是無敵的。
這三桌真正的客人,蒙了眼睛到達的現場,這種感覺像電視劇裏面去神秘聚會一樣的經歷,讓每個人都有了一個開始的新奇感。
到了餐廳,雖然環境一般般,但是因為有蒙眼的經歷,所以潛意識給了他們一個刺激點,讓他們覺得來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這種新奇感讓他們會有特別的好心情。
與此同時,其他桌的客人已經用餐。這些客人都是托,所以每個人都在忍不住讚美這裏的一切。
在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這三桌真正的客人即使吃着超市裏的速凍食物,仍然是胃口大開,並且表現出非常開心的樣子。
這種開心不是來源於食物,而是一種環境上的暗示。其實人都是善於自我催眠的生物。
最後是收尾,這個更重要。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對於一件事的結束時的印象,其實更能影響對全體的看法。
比如去一家餐廳,剛進入時的體驗,正在用餐的體驗,用餐結束後的體驗,這是三個階段。簡單的說就是開始,過程,結束。
那麼在這三個過程里,如果每一個得到的回饋不一樣,最後看整體印象,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如果一件事開始和過程是美好的,但結束時不美好,那麼就會給人全程都很糟糕的感覺。
而一件事如果開始和過程不太美好,但結束時居然變得好了,那麼只要不是太離譜的情況下,人再回想起這件事時,印象就會覺得,嗯其實還可以!
結束時的觀感,往往是最能影響整體的。
人都是有一種「結束補償心理」的。
哪怕是看一本書,可能劇情一般般,但是結局是圓滿的,也會覺得其實還好。但如果前面劇情非常好,最後卻爛尾,或者寫了一個全都死光的結局,那麼絕對會讓人抓狂,想寄刀片的。
所以在餐廳的最後結束階段,亞瑟客串了大廚出現。並且看似隨機,實則刻意的來到了三桌真正客人中間。在接受完掌聲之後,開始了自我介紹。
一個金髮碧眼的外國人,居然是中餐的大廚?這種事非常的離奇。但亞瑟有了自己的說辭,他自己介紹是原本是西餐廚師,但是多年前遇見了一個中餐廚師,非常的敬仰,所以拜師改學了中餐。
這種「外國人因為崇拜天朝文化從而投奔」的故事,在現代社會裏真的是有非常廣闊的受眾。
很多外國人在社交媒體上,只要對着國內隨便一件事開始誇獎,就能獲得大量的關注度。有人戲稱為「財富密碼」。但是不可否認,真的是管用!
於是這三桌真客人,在眼睜睜的看到面前出現了這麼一個「外國人仰慕文化從而歸化」的「感人故事」之後,那都是相當的震撼啊!
用餐到這也就是戛然而止,但三桌客人都意猶未盡。他們原本覺得食物還好,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吃,但是也不難吃。但是在想到這是外國廚師拜師的誠心作品後,都在心裏好感度的加持下,對食物的評價變成了「完美!」
就這樣,三桌百分百好評的客人出現了!
看到這的時候,所有人都傻眼了。
「騙局!居然是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