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為戰神 第三百三十六章對調建制_頁2
更新:09-11 21:16 作者:風雪雲中路 分類:軍事小說
並輪訓各自轄區內的適齡青年。
各個二級軍區所屬公安縱隊,以及各個軍分區所屬支隊,受本軍區以及東北人民政府雙重指揮。不佔軍隊序列、不佔軍費開支,負責維護地方治安、剿匪、以及保護重點工業、礦山、鐵路線的警戒和安全保衛工作。並承擔對對日軍戰俘的看守,對日僑監押地點的警戒。
由原受抗聯總部以及東北人民政府雙重管理的內衛部隊,全部改編為東北軍區並東北人民政府雙重指揮的公安部隊。在負責根據地內治安、剿匪以及重點目標的警戒之外,沿邊各個軍區所屬公安部隊,還要擔負邊境線的巡邏與警戒。
其實此次相對於整個晉察冀、抗聯對調建制的計劃,以及東北軍區內部編制的調整,是楊震自己提出來的。在高層的位置坐久了,很多東西不用學楊震就已經領會到了。他這個東北軍區司令員、抗聯總司令,眼下手下的部隊太多了。
連同航空兵在內,此時的抗聯總兵力已經將近一百五十餘萬。共計裝備三千多輛坦克,兩千餘門一百毫米以上口徑火炮,連同戰略轟炸機在內,總計三千多架飛機的裝備,已經無法單用精銳來形容了。
這支久經戰火考驗,熟悉大兵團作戰的有生力量。連同數量同樣巨大的武器裝備在內,對國內所有的武裝基本上都形成了壓倒性的優勢。整個東北抗聯經過楊震幾年的苦心展,無論是訓練、戰鬥力,以及裝備都成為國內之冠。
但在整個東北戰場已經徹底結束的情況之下,東北戰場保留過多的部隊,已經無太多的意義。而這麼多久經實戰,同時經受過現代化戰爭考驗的部隊,大規模的壓縮編制、復原,在關內戰場尚有大批日軍的情況之下也不現實。
所以他提出了與晉察冀、晉冀魯豫軍區對調建制,調抗聯主力進關直屬軍委指揮。在負責華北根據地的安全保衛同時,也擔負對外戰略威懾任務。而將大戰基本上已經完結的東北戰場,作為全軍整訓部隊的基地以及戰略總預備隊。將航空兵交給軍委指揮,組建統一的空軍指揮機構。
楊震同時提出參考蘇聯以及重慶方面經驗,採取內外有別的辦法,擴大公安部隊的編制,接替原本由軍隊擔負的一些治安性質的任務。這樣可以大幅度的減輕留守東北部隊的壓力,並在邊境沿線出現糾紛的時候可以爭取主動。
同時楊震以鍛煉更多的高級指揮員,接受現代化戰爭考驗的名義,將所有進關部隊指揮權交給了中央。而且楊震向中央提出,自己在還掌握着一部分機密武器裝備研製的情況之下,這個時候離開東北並不是一件適合的事情。
主席在通盤考慮之下,最終同意了楊震的意見。不過在抗聯主力進關後,中央也對東北局進行了一定的調整。總指揮被調往中央書記處,擔任新成立的主管工業的書記。東北局第一書記的職位由楊震接任,同時楊震繼續擔任東北軍區司令員、抗聯總司令的職務。
調進關內的抗聯部隊對外一律不在使用抗聯番號,而是改稱十八集團軍某某部,臂章和肩章都更換為十八集團軍標誌。只不過身上的抗聯軍裝,卻還是暴露了調進關內的抗聯部隊真實身份。
而且中央決定在抗聯那支小艦隊的基礎上,由東北軍區負責組建自己的海軍部隊。由楊震擔任這個秘密的機構司令員兼政委,這支正在組建中的海軍對外代號,東北軍區海上警察部隊。
抗聯原來只能在松花江內活動的那支小艦隊,也在楊震的再三爭取之下,蘇聯人最終同意放開黑龍江的出海口,讓這支小艦隊留在東北境內的炮艦以及炮艇,駛入日本海轉道朝鮮境內的清津港駐泊。
在四五年初楊震與蘇聯方面商議,在蘇聯方面已經攻入挪威境內,芬蘭已經退出戰爭。蘇聯北方戰場已經再無危險的情況之下,將在蘇聯北方艦隊支援的抗聯部分部隊,全部調回東北境內。
對這個時候抗聯要抽配合人員返回東北,蘇聯方面可謂相當的不滿意。眼下蘇聯人雖說已經開始席捲整個歐洲,並逼迫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退出戰爭。正在進行的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基本上勝局已定,前鋒已經打到了德國本土,但蘇軍的攻勢卻是以巨大的人員傷亡為代價的。
四四年十次打擊,蘇軍損失兵員上百萬。儘管解放了全部被佔領的國土,獲得了一部分敵占區人力資源的補充。但新兵的補充度,依舊無法彌補巨大的戰損。整個蘇聯海軍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