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貴族 第429章:橫行無忌(求訂閱啊)_頁2
更新:09-21 03:40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其他小說
那樣一來,負責阻擊的原軍近戰部隊,他們就要迎接楚君章這一批精銳的衝擊。
在一方有所顧忌而束手束腳,另一方想要拼命來換取活命時,可以想像會出現什麼狀況。
現在,聯軍以楚君章為矛頭,緩慢但是堅定地向前推進,實際指揮作戰的程朔不得不投入增援,防止楚君章真的突圍成功。
「君上,若是楚君成功突圍,餘下諸侯無甚緊要也。」程朔特地找到了智瑤說明情況。
並非看不起其他諸侯,除了越君勾踐以及鄭君易之外,其他諸侯確實是沒有被人看得起的資格。
范蠡說道:「楚國雖亂,楚君無有昏庸之舉也。」
楚國衰敗的鍋真不能讓楚君章來背,應該負責任的是楚昭王以及其餘楚國國君。
楚昭王這一代?楚國被吳國摁在地上爆錘,不止對外顯得越加無力,對內的威懾也是一落千丈,才有了楚君章繼位之後面臨的險峻形勢。
應該說楚君章還是一名非常不錯的君主,對內能夠團結多數人,對外也願意服軟,才有了楚國即將復興的跡象。
如果不是白公勝太莽,以武力的形式來剪除不服,其實楚君章更想用軟刀子將那些割據地方的貴族給玩死。(歷史上也被辦成了)
那麼,范蠡說那句話是什麼意思?
很明顯的提示了,一定不能讓楚君章成功突圍,要不然歷經過這種險情的楚君章,未來必定會性格更加堅韌,並且明白最大的敵人是原國。
智瑤盯着范蠡看了一小會,下令道:「楚君有德,上天必佑之,箭陣無需忌諱。」
換句說話,楚君章要是中箭乃至於被射死,一定是德行不足以讓老天護佑。
如果老天不護佑楚君章,怎麼能怪射箭的原軍,是吧?
智瑤之所以會在下令前盯着范蠡看,思考的是范蠡到底什麼成份。
他們身邊有史官,會如實記載一應對話。
所以是,楚君章出現什麼不測,范蠡少不了承擔相應責任。
范蠡當然知道有史官在旁記錄,心想:「我從楚國到越國給勾踐效力,又從越國跑來投效原國,怎麼可能讓原君瑤沒有疑慮?想在原國有所發展,乃至於飛黃騰達,僅是依靠能力絕不足夠,需要先讓原君瑤心裏的疑慮解除啊!」
留在越國,勾踐一定會殺了范蠡。
因此范蠡很識相地先跑了。
跑出越國?吳國的殘餘不會放過范蠡,乃至於楚國那邊都可能追殺,失去了文種的庇護,楚國令尹又是白公勝,范蠡想活命只能到原國了啊!
什麼原因?當然是只有原國才有足夠實力庇護范蠡,想得到原國的庇護,少不得為原國出力,道理不是那麼難以理解的。
至于越國、吳國和楚國為什麼會有人想殺死范蠡,誰讓勾踐復仇的那個階段是范蠡在負責越國的內政,以及作為一些陰謀詭計的提供者和部署者。
參與了一些事情,那些事情還不光彩,想得到一個善終,真心不是那麼容易。(歷史上范蠡歸隱之後,徹底消失了。到底有沒有安享晚年,屬於未知)
得到智瑤命令的箭陣指揮官,他們儘管還是心有顧忌,有明確命令則是只能執行。
原軍一直沒有射箭?楚君章多少感概原軍還講點「道理」的,以為突圍有望時,抬頭一看箭雨襲來,心裏有什麼東西給裂開了。
智瑤為什麼要下令射箭?如他所說那般,老天庇佑楚君章的話,不是一兩波箭雨能射死,並且楚君章一定有穿甲胃,不至於一下子被射死,要的是打斷他們的勇猛突圍趨勢罷了。
「大王中箭!!」
智瑤耳朵比較好使,聽到戰陣上傳來一聲呼喚,人一時間有點呆住了。
「不是吧?!熊章那麼倒霉???」智瑤這一刻有點凌亂。
現場會被喊「大王」的人有兩個,一個是楚君章,另一個則是內部稱王的勾踐。
前704年,熊通僭越稱王,是為楚武王。
前586年,壽夢即位成為吳國之君,約在三年後稱王。
前538年,越國遷都勾嵊,越君允常稱王。
楚君章真的挺倒霉,跟楚共王一樣被射中一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