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貴族 第136章:王霸基業_頁2
更新:09-21 03:38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其他小說
以後邯鄲趙就是智氏的附庸貴族之一,拿回「邯鄲」之前將用其它的氏。
智瑤召集族人以及家臣要公佈一件事情,說道:「『邯鄲』之東皆為平原,該地可築城,長久沖刷使其肥沃……」
當前的「邯鄲」以東算是一片經過長久沖刷的平原,會遭到沖刷的原因是那片地方海拔低於北部和西部。
智瑤有去實地進行過觀測,只要在幾個地方建立堤壩就能阻止沖刷,並且堤壩的建立還能蓄積湖水。
那個地方築城,以軍事角度來講很容易遭到水攻,可是作為重鎮一旦遭到水攻,肯定是其它區域失守之後才會面臨的境況,真到了重鎮遭遇軍事威脅,只說明智氏已經很慘了。
隨着智瑤建立的工業體系越來越大,不可能一直將基地設在山區裏面,不然光原材料的運輸就是一個必須面對的難題。
所以,智瑤要將新築的城打造成為一座集工業與農業為一體的重鎮,也就是以城池為中心點,周邊分佈工業生產基地,同時保證農業得到開發。
智瑤不知道的是,以他的規劃跟原歷史上的趙國差不多,趙國所欠缺的是成規模的工業集中地,主要開發了「邯鄲」以東和南邊的農業。
「需再挖渠通大河,隨後由巨鹿澤引水南向……」智瑤拿出了農業開發計劃,分發了下去。
剛剛被智氏吸納進入體系的竇犨看了計劃眼前一亮。
這個竇犨是晉國非常擅長水利的人,只是他的年紀着實是有些大了。
另外,竇氏是一個中等家族,他們原本依附范氏,後來遭到了趙氏的針對。
事實上,沒有智氏庇護竇氏的話,趙鞅在徹底滅掉范氏之後,會對依附范氏的中小家族進行清算,竇犨就是死在趙鞅手裏,導致了孔子周遊列國時得知竇犨被殺的消息不到晉國了。
「此事大也。引黃河向西易,引巨鹿澤向南其難。」竇犨是懂行的人,覺得從巨鹿澤引水的工程太浩大,並且沿途也太長了。
智瑤說道:「非數年之工,百年大計可也。」
百年是虛數,其實不用那麼久。
竇犨聽了點點頭,心想:「先做從黃河引水的工程,耗費十萬勞力大概三年就能做成;從巨鹿澤引水南下,動用十萬勞力起碼也要花費七年,甚至更久的時間,不過一旦成功就能多出一片很廣袤的產糧區啊!」
智氏肯定能撥出十萬勞力,花費三年的時間專門來建造農業水利這種事情,投入再大也不會虧的。
一旦做成了從巨鹿澤引水的工程,整個人工河……或叫農用水渠,長度超過兩百二十里,再將一些分岔水渠算進去,智氏在沿途就能至少多出五十萬頃農田了。
那可是五十萬頃的農田,不要說是春秋階段,哪怕是到了戰國的那種環境,算作是王霸基業一點都不為過。
「五歲,修壩,築城,開渠,天崩亦不可動搖!」智瑤拿出了最大的決心。
眾人齊聲應:「諾!」
他們還不知道一點,等齊國這一波內亂結束之後,田氏就會拿出「臨淄」周邊改造計劃,幹的事情也是大量修渠改善農業水利工程。
所以,智氏比齊國早走了一步,同時又比秦國修鄭國渠早了兩百四十五年。
如果智瑤的計劃成功,後面被命名為「巨鹿」的一大片平原將成為會沃野,能良好利用多久則是地理環境的維護了。
會議之後,博覽道特意找智瑤進行了後繼的匯報,諸如老智家的勞動力調配相關。
智申其實不懂什麼叫百年大業或王霸基業,單純認為智瑤拿出來的計劃對老智家短期內消耗很大,長久來說則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懂得內政的一干族人以及家臣,他們驚心於智瑤的魄力,拿出了百分百的熱情堅決支持。
「僅以匠人計,為數過四萬。」博覽道又講了遷徙的各種事項。
老智家竟然有四萬匠人?其實一開始沒有那麼多,等智瑤開始有所行動才增加迅速,之前只是一萬匠人不到而已。
智瑤花了十年的時間只是增加了三萬匠人,技術方面的進步卻是奇大,離不開跟新工具的應用有關。
「世子之計若成,五歲便可使我家基業不可動搖!」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