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門的。」
張玉聽到這話,感覺自己的三觀都破碎了。
竟然還能是這樣的嗎?
這是張玉所不知道,倭國崇拜中原強者,到了現在,幾乎都成了一個習俗。
最為巔峰的時候,就是中原盛唐時期。
在信息交流受到極大限制的古代,倭國能夠進行「大化改新」,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就是遣唐使的存在。
也正是因為遣唐使的持續派遣,倭國才可能把中原文化有計劃地分塊切割,一船船運回倭國進行組裝。
而遣唐使的存在,讓倭國對唐朝的學習能夠及時而準確。
在倭國學習唐朝的高峰時段,唐朝這邊發佈了什麼新律令,有什麼新舉措,倭國通常也很快就會做出反應。
比如唐朝把中書省改為「紫薇省」,倭國幾年後也設置了「紫薇中台」。
唐朝把原來紀年的「年」改成「載」,倭國也在十一年之後,將「年」改為「歲」。
唐玄宗赦令唐朝每戶必須持有一本《孝經》,倭國也迅速如法炮製。
倭國舒明天皇時代到宇多天皇時代,倭國在二百六十四年間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
除去未及成行的三次之外,真正意義上的遣唐使是十六次。
也正是因為如此,雖然唐朝沒有敕封,但是倭國卻一直以中原附屬自居。
包括對於宋朝,也從來都是恭恭敬敬的。
蒙元的兩次伐倭,其根本的意義在於,倭國認為蒙元沒有資格入住中原大地。
哪怕如此強勢,也對蒙元使臣,非常之不認可。
這才導致的忽必烈大怒。
以至於到了朱元璋這裏,倭國覺得自己打敗了蒙元,在文化上,比之明朝更為接近中原,便就拒絕對大明的稱臣納貢。
而倭寇的出現,最初的時候,並非在明朝,而是在蒙元。
說起來有些搞笑,最初的倭寇,是抱着打擊蒙元,幫助宋朝的心態出現的。
從某個角度上看,是正義之師。
不過在感受到劫掠的快感後,便就逐漸走歪了路子。
哪怕是大明建國,已經止不住倭寇對於財富的誘惑了。
當然,對於強者的崇拜,倭國從上至下,皆是如此。
朱棣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些記載,且在觀察之後,才會生出如此心思。
「王爺大才,末將遠遠不如。」
張玉的馬屁,適時到來,讓朱棣尤為得意。
如果只是普通的征戰,朱棣自然不會過多的考慮將士們的一些情緒。
但現在不同,如今是類似於屯兵的概念,而且異國他鄉,將士們的情緒,很容易就會出現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簡單粗暴的教坊司,就是最方面宣洩將士們情緒的地方。
此時,一名將士突然上來匯報:「啟稟王爺,有一倭人,想要覲見王爺,錦衣衛那邊說,好像是知曉藏糧食的地方。」
朱棣眉頭一挑,道:「讓他過來。」
很快,一個看上去還算是乾淨得體的倭國老頭,在極為軍士的押送下,就來到了朱棣這裏。
朱棣自然是不懂倭語的,不過在來之前,顯然早就有這樣的情況預料,朱元璋安排錦衣衛這邊,大量的懂倭語的翻譯,隨同前往。
那老頭見到朱棣,看見朱棣的打扮,立即恭敬的趴在地上,嘰哩哇啦的說起來。
朱棣皺眉問道:「他在說什麼。」
錦衣衛連忙翻譯道:「回王爺,他說他叫石原杜夫,是石原家的家主,他代表石原家向你問好。」
朱棣點點頭,道;「告訴他,本王很好,他說他知道倭軍藏糧食的地方,這件事可是為真。」
錦衣衛連忙把燕王的話翻譯過去。
石原杜夫聞言,連連點頭。
錦衣衛翻譯:「他說糧食,就藏在不遠處的三個山洞裏面。」
朱棣問道:「為什麼要把這個消息,告訴本王。」
老頭大一篇嘰哩哇啦的話,就迅速的說了起來,語氣中帶着哭訴。
錦衣衛聽着,也感覺有些頭大,只好簡短的翻譯道:「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