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戰之豫西北傳奇 三九六章游擊幹部訓練班12_頁2
更新:08-20 10:12 作者:枕石聽濤 分類:軍事小說
樂十三年明成祖遷都北京之後即恢復科舉考試,因此全國各地讀書人云集京城,以圖一夜成名天下知。
這些讀書人經多年苦讀,他們中間很多人家境一般甚至十分貧寒,又因為鄉音難改人生地疏,在租住旅店等一些小事上常受一些黑心店家欺凌。一些先期到達京城已經做官或者經商的同鄉十分同情這些小老鄉,他們相互邀請、籌措資金併購置房產,以供來京趕考的舉子們和來京城謀事、旅居者住宿之用,會館因此應運而生。因為主要是給應試的舉子們居住,此時很多會館稱為「試館」。
明清時期資本經濟蓬勃發展,一些成功的生意人也開始在北京等地開設會館。因為他們開辦的會館一般只吸收同行業者加入,並且為達到利潤最大化,這些人利用在行業內的優勢地位形成行業壟斷,這種會館又被稱為「行館」。
還有一些會館純粹是移民組成的,這是一種類似於同鄉會的組織。來至於同一地域的同鄉們利用會館或集會,或宴請,或祭祀向西安,或照顧鄉民,或聯絡鄉誼等,一些落難的相親也可以到會館來暫住,或者求助鄉親幫助等。
光緒十三年廢除科舉考試之後,會館接待舉子的功能盡失,但是那些官吏、商人、學者、學生等還是利用會館和同鄉加強聯絡,目的就是聯絡同鄉感情,將同鄉結合在一起形成一股勢力,以打擊排擠政敵、協調工商業務、應對同行競爭、照顧撫恤落難鄉親等。
潘可為的軍統特別重視這種社會關係,戴笠曾經交代過,所有軍統人員要同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的人士交朋友,因為這些人來自於各行各業,他們的消息是極為靈通的。
因為事務繁雜,會館一般都有一個館主或者管事來打理財產、聯絡人員和處理雜事,潘可為直接找館主,這確實是一個事半功倍的做法。。.。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