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淚系導演 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揮不掉的英雄淚_頁2
更新:12-23 08:06 作者:天下小黑 分類:都市小說
歷史武俠,是我個人的定義,說的就是那種以真實的歷史背景作為背景的武俠,事實上,這類的武俠,並不討喜。
我們曾經喜歡的武俠都是什麼樣的武俠,架空的,我們會發現很多有名的武俠小說,幾乎裏面朝廷官府朝代,都並不清晰明了。
但是如今這樣的武俠卻不再受大家喜歡,為什麼?
因為這有悖於現實,背離的太多了。
我們以前看武俠,小時候,我們不需要為金錢為生計而奔波,所以我們對那些江湖人士,沒有營生,並不會覺得有什麼奇怪。
可是如今,我們已經進入社會,我們開始為柴米油鹽醬醋茶而奔波,我們已經知道,只有江湖規矩,沒有律法的江湖,是虛假的,是我們無法填補的邏輯BUG!
所以,我們連做夢都不會去夢見成為那樣的武俠人物。
言歸正傳,來說說《一刀傾城》的人物,其實整部影片裏面,真正能夠被稱得上是江湖人的,只有大刀王五!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譚嗣同我們敬佩,但是卻不會有多少人願意成為這樣的人。
按照一個比較狹隘的說法,那就是,這樣的人,太苦,這樣的人,太天真,太傻!
相比之下,王五才真正做到了,一怒拔刀,快意恩仇!
影片的主要講的是清末維新變法時期的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主人公大家也應該很熟悉,就是如雷貫耳的「大刀王五」。《一刀傾城》雖然是在「戊戌變法」正史基礎上演繹的一段武俠故事,但編劇着實不俗,不同於一般武俠的恩怨情仇,歷史的厚重感使影片展現出一種時代的波瀾壯闊,人物刻畫個性鮮明,悲壯動人的故事更是看得人熱血沸騰。下面通過歷史與電影對照,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位蓋世豪俠——大刀王五。
曾為清末名將劉永福黑旗軍麾下「大刀隊」隊長的王五,率眾兄弟夜襲日軍,雖行刺成功但傷亡慘重。王五有愧於犧牲的眾兄弟,棄刀跳崖。但蒼天不折其雄志,令其生還,遂隱姓埋名於東北鄉野成為一名鐵匠。機緣巧合下,王五結識了譚嗣同和袁世凱,三人攜手進京欲成就一番大事,後因性格迥異,命運造化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譜寫了一段雄渾悲壯的歷史篇章。
其實從一開始王五就展現了一個江湖豪俠的形象,為什麼這麼說?
我們先從黑旗軍大刀隊,來說,這是一群武藝高超的人,他們是軍人,但是卻又不算是真正的傳統意義上的軍人。
王五帶着他們去刺殺,其實這本身也是更偏江湖手段。
「士不可不弘毅」,這是影片中王五在京城開辦「強武學會」時,康有為贈送的牌匾。這句名言出自《論語·泰伯章》,原文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意思是作為一個士人,一個君子,必須要有寬廣、堅韌的品質,因為自己責任重大,道路遙遠。
王五算不得士人,但絕對是一個有仁心的真君子,講義氣的大丈夫。從他演武大會救下落敗者使其免遭毒手,便可知他懷有一顆仁愛之心,同為武林高手他卻不同於「京城四岳」之中花拳王步亭、神手敖白等心狠手辣之輩。
王五雖不似譚嗣同這種飽讀詩書的士人懂得那麼多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但這絲毫不影響兩人成為惺惺相惜的朋友,憑一個「義」字為譚嗣同赴湯蹈火,助他實現變法的理想。甚至以身犯險救譚嗣同於牢獄之中,譚英勇就義後,仍不忘拋卻生死為他復仇。在「道義放兩旁,利字擺中間」的今天,王五的俠義精神難能可貴。譚嗣同憑生逢此一知己足矣,難怪他會寫出「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絕筆,大刀王五必是「兩崑崙」之一了。
對於王五這個人,其實歷史上是有原型的,歷史中的王五本名王正誼,字子斌,祖籍河北滄州,因他拜李鳳崗為師,排行第五,人稱「小五子」;又因他刀法純熟,德義高尚,故人人尊稱他為「大刀王五」。
還有一種說法,王五是京城人士人,他本姓白,八歲時就成了孤兒,沿路乞討到了BJ順興鏢局,鏢局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