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輔 第1023章進士大批發_頁2
更新:10-28 10:25 作者:青史盡成灰 分類:軍事小說
葛守禮,派遣更多的監察御史,到十三省仔細清查,生怕有官吏營私舞弊,虛報清查結果。
不過不管怎麼,大明朝立國一百多年,一直沒法撼動的土地問題在唐毅的手上,經過了幾年的時光,總算初步勝利結束。
預計到隆慶六年,全國納糧的田畝將達到一千三百萬頃,如果再加上河套,遼東的田畝,大明的田產將是立國時候的一倍。
其實以唐毅的估算,這個還遠遠沒有到極限,不過再清查下去,增加的也只是一些山地,一些偏遠的荒地,多征的那一糧食,還不一定夠開銷呢!
水至清則無魚,到了這個地步,也該緩一緩了。
比起清丈田畝,進展更快的則是軍制改革,九邊積弊叢生,以往礙於邊防壓力,誰也動不了。
自從俺答被誅之後,哪怕是九邊的將門也沒法阻止軍制改革了。
原本設想徹底廢掉軍戶,採用募兵代替世兵,一舉甩掉包袱。後來經過唐汝楫的考察,給推翻了,有兩大理由,第一,只依靠募兵,軍費開支會暴漲,就按照十萬人計算,每年要開支三百萬軍費,還是在不打仗的情況下,相比以往,足足增加一倍不止,根本達不到節約開支的目的。
第二,廢掉軍戶之後,一旦造成邊防空虛,有地無民,草原的部落就會南下,到時候又會重演漢唐的教訓,根本沒法實現長治久安。
唐毅和唐汝楫兩位大學士,召集兵部尚書譚綸,宣大總督李天寵,馬芳、戚繼光、楊安等幾位總兵,還有數位將門代表,經過反覆的磋商,終於達成了最後的方案。
原有的衛所一併裁撤,換成州府縣鄉的文官系統,和各省情況一致,但是為了保持九邊的防衛力量。
以衛所為基礎,組建武裝農場和牧場,原有的世兵變成農場的民兵,農場承擔的稅負只有內地各省的三成到一半,同時每個民兵每個月能領五斗糧食。
至於原有的世襲將門,也同樣以贖買的方式,解決他們的問題,以最低級的百戶為例,可以分得五十畝田產,其餘往上,千戶,指揮僉事,指揮同知,指揮使……最多可以分得五千畝田產,足夠成立一個大型農場。
朝廷設立學堂,分成文武商三班,文班就是走科舉路線,唐毅等下規矩,以後鄉試和會試都有保留名額,留給軍中子弟,武班自然是交給他們排兵佈陣,攻殺戰守,學成之後,可以參加武舉,選拔軍官。商班就相對容易了,也教給讀書識字,更多的則是經營算賬,讓他們能管好農場,不至於被人家賣了。
顯然世襲將門受到了極大地衝擊,可是他們也沒有辦法,誰讓外患沒了,晉黨垮了,眼下九邊能征慣戰的都是東南出來的募兵。
唐毅下手雖然狠,可是也給大傢伙留了活路,總不能拿着雞蛋往石頭上撞,歲月是傻瓜!
最近毛紡大興,白撿一座牧場,沒準還佔了便宜呢!
軍制的問題成功解決,同時卻帶來了另一個麻煩,九邊從原來的武將管理,一下子變成了文官統轄。
原本就設有巡撫不用了,下面要增加多少知府,縣令?
一鎮十個縣令不算多吧?遼東鎮面積最廣,至少要二十個縣令,算起來就是一百個七品官,五個縣劃成一個府,又是二十個五品知府。其餘的佐貳官,吏書辦,還要多少人?
這一個改制的直接結果,就是隆慶五年的辛未科,錄取人數達到了二千零四十三人。
什麼概念呢?
唐毅的丙辰科,算是錄取人數非常多的一科,只有四百人,足足是丙辰科的五倍。另外以重視文人著稱的宋代,最多一科,也只有一千八百多人。
如此之多的進士老爺,如此大手筆的錄取率,簡直亘古未有。朝廷上下,都被深深震撼着。
這麼多人,要怎麼安排!
高拱直接找到了唐毅,「兩京一十三省,不過一千多個縣,兩千多名進士,無論如何,也是安排不下的。」
「那高閣老以為如何呢?」唐毅笑呵呵問道。
「四百名之前,按照老辦法,四百名之後,授官降等為八品,一千名之後,降為九品,從今往後,各縣的主簿,縣丞,教諭,一律從進士官出,另外兩京六部衙門,所轄吏員首目,以九品起步,也由進士官擔任!」
什麼多了都不值錢,包括進士也是一樣,以往是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