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胎穿之後,整個山溝溝都暴富了 第213章 離開黔地_頁2
節,沒點淑女樣,跟個小假小子似的喜歡到處野,七七身上沒一點皇后的氣質啊,愁死人了。
「得,現在讓她再快活幾天,等回了京我就請幾個從宮中出來的嬤嬤教她學規矩,都要當太子妃的人了,怎麼能還和以前一樣跳脫,怎麼高興怎麼來?」宋英娘暗自碎碎念,自顧琢磨起來。
東西從半個月前就開始收拾了,在黔地住了四年,東西真不少,整整裝了六輛馬車,算上搭人的攏共有十兩馬車。
新上任的縣令已經到了黔地,葉孝元和對方做好交接工作,便帶着家眷起程。
為了安全起見,葉家決定與軍隊一起趕路,免得路上橫生枝節。
葉家離開了,建明帝也沒興趣再留在黔州,一時也沒想好要去哪,便跟着大夥一起先離開,等他想好去哪了再分道揚鑣。
幾日後,二郎帶着兩位弟弟走到太上皇的馬車前,恭聲道:「太上皇再往前走一里就是江城。」
二郎三兄弟要去給熟識的戰友送些銀子做安家費,那幾個是跟着他們去遼國救人的時候犧牲的,年紀最大的才三十,最小的才十六歲。
這些士兵平時和二郎兄弟仨人玩的好,關係比較鐵,如今他們死在戰場上,二郎兄弟三人心裏都不好受,不做些什麼心裏過意不去。
於是就趁這次回京,有路過的便順便送點銀子過去,不順路的也要專程走一趟把錢送過去。
太上皇聽說了此事,便要求帶上他,他正好不知要去何處,這下有事可幹了。
霍老頭也是個愛湊熱鬧的主,自然不能少了他,宋長樂也帶着兩個丫鬟要跟。
「七七都能去,我和五哥為什麼不能去?」六郎眼巴巴的看着一行人駕着馬車離開,而他卻被拘在馬車裏不准離開半步,心中暗暗焦急。
五郎淡淡瞥了他一眼,「六弟你自己想跟別拉上我,我可不想到處折騰,只想安安靜靜趕路。」
說起五郎,兩年前他回安南府參加縣試,一舉奪得榜首,之後院試奪得童生試案首,同年又參加了府院依然是案首。
原本中了秀才後他打算先回黔地一趟的,但那時黔州關外正在打仗,葉孝元和宋英娘覺得黔地不安全,便讓五郎先不要回黔地,等仗打完了再回。
五郎收到信後,便按捺住回黔地的心思,一心為次年的鄉試作準備,五郎的功課一向好,人也聰慧,這麼多年未下場,也算是厚積薄發。
鄉試竟中了解元,和大郎相比也不逞多讓。
雖然中了小四元,但無人與他一起分享喜悅,黔地不能回,爹娘讓他考完鄉試,若實在不想留在安南府便去京城找大哥,直接在京城等他們。
左右葉孝元的任期快滿了,不用半年就能回京。
五郎想着去京城也是路途逃遠,與回黔地差不多的路程,想來想去,便不顧家裏人的勸說,悄悄帶着護衛跑回黔地。
也是巧了,他剛回黔州,邊關就告捷,戰事結束,喜事連連。
所以五郎有兩年沒在家人身邊,現下可不願離開,只想與爹娘還有奶奶多膩歪幾日。
六郎作為候府世子,候爺繼承人,宋英娘對他管的比以前更加嚴厲,諸多拘束,他想和二郎他們一起到處浪,想都別想,乖乖跟着回京才是正事。
「回了京你更要注意身份,為人處事也要謹言慎行,萬不能辱沒了你外祖父的名聲,不能給宋家和葉家丟臉,世子候爺你以為這麼好當的,你的言行舉止得配的起這個身份,記住沒?」這些話宋英娘念叨了不下十次,六郎耳朵都長繭子了。
他無精打彩的『哦』了聲,不想再說話,反抗是不敢反抗的,不然下場就是挨罵加挨揍套餐伺候。
另一邊宋長樂等人已經到了河花村,江城與黔地差別不大,也不是什麼富庶的地方,村民的日子過的頗為艱難。
一行人剛進村就聽到哭喊叫罵聲,村里顯然是出事了,古人沒有什麼娛樂活動,一有熱鬧全村人都撒腿趕去圍觀。
河花村的村民都看熱鬧去了,以至於有馬車進村都無人發現。測試廣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