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鋒漢起 第四百零五章朝廷改制_頁2
郗僧施知道劉毅前段時間為對付庾悅向朝廷上疏要求精簡江州軍政,將江州歸於其治下,朝廷下旨應允。劉太尉此議恐怕是借題發揮,趁機減少豫章將領和官吏的數量,南平公是要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其三,整頓吏治。懲處驕縱貪侈、不恤政事的官吏。」
朝堂上不少人心中暗凜,九品中正制讓門閥士族受益,他們的子侄能輕鬆入仕,但有不少人不能政務,只知吃喝玩樂,看來劉太尉要清理這批人。
「其四,廢除苛法。奏請天子刑罰無輕重,悉皆原降。」
「其五,舉才需試。九品中正制初置選拔秀才、舉孝廉,需加策試合格方才取用,拔用寒微的才學之士。」
九品中正制設立之時,要經過策試取用,後來策試這關不了了之,各地舉薦的秀才、孝廉都被世族子弟佔據,名不符實。
「其六,興辦學庠。合併國子學和太學,凡六品以上官員子侄皆可入學;各州均需設立官學,招收有志於學之人。」
「其七,輕徭薄役。除朝廷規定的稅賦外,嚴禁地方官吏濫征租稅、徭役,租稅和徭役以戶籍為準;凡是州、郡、縣以官府之名,佔據屯田、園地的,一律廢除;適當減輕原有的雜稅、徭役,賑濟貧苦。」
「其八,發展商業。凡官府購置物資,皆到市場買賣,照價給錢,不得徵調;不得徵用百姓車牛,減少關卡繁雜稅項,鼓勵各地通商。」
八條念罷,朝堂上一片沉寂,琅琊王撐額不語。這八條奏疏多數觸及到門閥士族的利益,特別是第一條、第二條、第三條、第五條都直接有損於門閥士族的利益。
尚書左僕射郗恢道:「劉太尉所陳八事,茲事體大,不宜倉促決定,應詳加商議後再論。」
朝堂上一片附和之聲,劉裕也沒想過拋出奏疏後就能得到眾人同意。天子退朝,眾人轉至東堂,開始對劉裕所奏的《八項事宜疏》逐條商討。
六月八日,劉裕的《八項事宜疏》出現在楊安玄的案頭,郗恢的字氣勢渾厚剛勁,陰友齊的飄逸靈動,曾安的字跡工整端正,一絲不敬,見字如見人,楊安玄面前浮現幾人的面容。
這三人是楊安玄在朝堂上最大的助力,但隨着孟昶身死,劉毅敗貶,劉裕升任太尉,朝堂門閥隨風使舵,逐漸向劉裕靠近。
雖然郗恢是尚書左僕射,其實已無多少話語權,更不用說祠部尚書陰友齊,便連琅琊王司馬德文對劉裕的決定亦難以反對,郗恢等人對楊安玄的助力越來越弱。反而是曾安與一批低階官員關係密切,容易得到一些不引人注意的消息。
看罷劉裕所奏的八條,楊安玄暗自佩服,劉裕不愧被後人譽為定亂代興之君,雄才大略,堪與秦皇漢武比肩。
從所奏八條來看,劉裕看到了晉室的積蔽所在,想要大刀闊斧地進行改制,若是不論其最終的目的,這八條順利施行應該能改善社會現狀,讓經濟得到發展,百姓得到生息,恢復晉室元氣。
只是這八條觸及門閥世族的利益,劉裕能否如願還在兩可之間。郗恢透露,琅琊王有意向各方鎮刺史詢問改制一事,他受不少門閥委託,請楊安玄向朝廷諫言緩行第二條和第三條。
從內心講,楊安玄贊同劉裕的八條改制,自問沒有劉裕這種義無反顧的決心,當然這與劉裕攜伐南燕、滅盧循之威有關,包括琅琊王在內的朝堂大臣不敢出言反對。
將抄錄的《八項事宜疏》分給王鎮惡、辛何等人觀看,楊安玄把郗恢讓他諫言緩行第二、第三條的事說了說,問道:「諸公以為愚該不該諫言」
禮曹掾向晉關切地道:「劉太尉這八項事雖切中要害,但操之過急,愚以為刺史應該向朝廷諫言,循序漸進才好。」
王鎮惡笑道:「朝廷的旨意還未到,先不用急,等等再說。」楊安玄聽懂王鎮惡的意思,是等暗衛將京中風向探明。
楊安玄欣然道:「愚倒是有意借劉太尉行改制之機在雍州推行土斷。」
向晉臉色一白,急聲道:「楊刺史,土斷影響甚大,還望三思而行。」
主簿鍾援道:「此八事中整吏治、廢苛法、辦學庠、輕徭役、興商業楊刺史已然施行,成果斐然,士族擁護百姓得益。至於舉才需試要由朝廷決議,至於土斷和裁官二事,仆以為暫不可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