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與不孝生死繞 善惡蛻變一念間_頁2
更新:04-23 14:53 作者:巴巴忌酒 分類:科幻小說
社會影響力,樹立治國安邦的好形象。」董卓就予採納,遍請蔡邕等名揚天下的名家,入朝為官。
;;;蔡邕為人正直,不願事奉董卓,連續三次婉拒。董卓就惱:」如若不赴任,就斬其全家。」出於保全家人,特別是聞知董卓同意讓他繼續編纂」後漢史」,蔡邕便去長安就職。
;;;董卓見蔡邕到任,很是高興,當即任命他為左中郎將。蔡邕是個埋頭學術的專家,遇到困難,就向董卓報告。對於蔡邕之求,董卓總予解決。有人奇怪,問董卓:」為何如此看重蔡邕?」董卓答:」蔡邕是人才。人才難得,他為我辦差,我就得給他方便,禮尚往來嘛。」
;;;董卓死於呂布戟下後,大權獨攬的王允,即命皇甫嵩誅滅董卓九族,曝曬其屍,明令任何人不得祭奠。蔡邕無視這條禁令,前去哭祭。王允大怒,先是將蔡邕下獄,不久又將其秘密毒死。
;;;之所以將蔡邕這段情節,放進這篇文章,是想說明一個問題:董卓這廝,無法無天,真的不是一個生來就是暴戾的小人;王允這廝,無情無義,真的不是一個生來就是謙遜的君子。我把董卓、王允並列稱」廝」,源因董卓、王允,皆屬前半生是人,後來因為得權、得勢而成了鬼!值得一提的是,王允因為屠殺董卓舊部西涼將士過甚,激起劇變,結果落敗,最後也被誅了九族。
;;;撰寫此文,既不是為董卓貼金,也不是給王允蒙塵,而是說明一個問題:人是一種善變的動物,正是因為善變,促使我們需要運用辨證、兼容、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個人!
;;;;;;;受制於羅貫中《三國演義》的影響,人們對董卓的印象,不外乎就是一個十惡不赦之徒。那麼問題來了:十惡不赦之徒,理應人人喊打,但為何會有那麼多人擁戴他呢?有人說,那些擁戴他的人,是因為懼怕董卓的淫威,才不得已這麼做。
;;;這一說法初聽有理,但深思一下,就難自圓其說了。比如時下許多貪官,不可能是走上領導崗位前,就是」貪官」吧?出於探究董卓變壞之因,近期我翻閱了《三國志》、《三國演義》中的有關章節,發覺董卓嬗變之前,竟也有可圈可點之處。
;;;董卓的一生,較為注重」江湖義氣」。董卓出生於貧困家庭,從小愛好習武,久而久之,練就了過人的武藝。董卓文化程度不高,但懂得以武會友之理。早在年少時期,他就經常前往羌族地界,廣交羌族中的武林好漢,既切磋武藝,又結交友誼。
;;;有一次,羌族中的幾個豪傑,前往董卓家中做客。因家境不富,沒有什麼可以招待,董卓就將正在犁地的那頭耕牛牽回家中,二話不說宰了,以表盛情。
;;;那幾個羌族豪傑見董卓如此看重自己,異常興奮。返回家鄉後,他們或去買、或去偷、或去搶,硬是湊滿一千頭耕牛,浩浩蕩蕩地給董卓送了過來。一時間,有關」一牛換千牛」的故事,傳遍方圓百里。自此之後,董卓便擁」為人仗義」之名。
;;;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為了鎮壓起義,漢靈帝劉宏採納何進主意,允許地方豪強招兵買馬,協助政府圍剿黃巾軍。己經為官多年的董卓,趁機招募數千家丁。雖然在鎮壓黃巾軍的過程中,董卓名氣不大,但在之後協助名將皇甫嵩對付涼州叛軍時,身為副中郎將的他,卻收穫了不薄的」政治資本」。史載,這個階段,董卓打仗依然不行,但在籠絡人心上,卻很有一套。每當朝廷頒發獎勵,董卓不取分文,一律分給將士。得了實惠的部下,無不感恩董卓。因此也就有了」皇甫嵩會打仗,董卓會帶兵」一說。
;;;公元189年5月,漢靈帝劉宏駕崩。素與何進有隙的」十常侍」,擁躉董太后,既為自保,又可制衡何氏家族。這讓身為漢少帝劉辯的舅舅,也就是大將軍何進,更加不爽。為了剷除」十常侍」,何進採納袁紹主意,下令地方軍閥進入洛陽」清君側「。不想」十常侍」比他歷害,提前下手,索了其命。
;;;董卓領兵前往洛陽途中,收容了大批因為不堪袁紹屬下御林軍追殺的太監及其親朋好友。這些搖身一變成為董卓之兵的人,一回洛陽,專找御林軍報仇雪恨。
;;;也就是這個階段,董卓的權力欲開始膨脹。他認為:何進己死,御林軍處於群龍無首狀態,只要將何太后和漢少帝,與那些追隨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