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傳奇 第四十二章 上元節(一)_頁2
更新:05-23 03:57 作者:布衣木石 分類:科幻小說
好多人頭上插了棗栗大小的燈球,還飾以珍珠和翡翠,晶瑩剔透,光彩奪目。
有好事者甚至戴了「火楊梅」。那是將干棗粉和木炭屑拌在一起,澆上油蠟,團成圓球,穿到鐵枝上,點着放在頭頂。
人群一陣涌動,只見幾十個人舉着一個龍燈風風火火奔過來。
那龍燈用竹篾紮成,外面包裹白布,布上以藍筆畫出龍鱗,竹篾中間安置燈燭點亮。趙榛眼睛一亮,那分明就是汴京城的萬龍燈。
一陣歡呼叫好,龍燈之後緊跟着一夥舞鮑老的。舞者頭戴面具,扭身舞袖,動作模仿傀儡,模樣極是滑稽可笑。
鼓敲鑼響,人群發出陣陣笑聲。趙榛看去,不覺笑了。原來是知府王如龍坐在轎子裏,被轎夫抬着走了過來。
轎簾高挑,王如龍扶着轎杆,搖頭晃腦,左顧右盼。他官帽歪斜,臉上黑紅,大聲喊着什麼,顯是喝了不少酒。
趙榛唯恐被他看到,忙拉住靈兒躲到人群後面。
跟隨在轎子後面的幾個差官,則背了大大的布袋,向街上的小販派錢,每人數十文。這是官府祝小販們新年生意興隆,發大財稱為「買市」。
靈兒覺得好玩,掙脫開趙榛的手,從旁邊的小販手裏搶過一個盤子,也去領派錢。
那差官見一俏麗少女,笑盈盈地走了過來,先是一愣。再低頭看見她手中的盤子,也笑了,遂把幾張紙幣遞給靈兒。想了一下,又再拿出幾張給了靈兒。
靈兒一臉得意色,自己留了一張,把剩下的全給了那小販。
隨着人流,慢慢向前。
東安門的廣場上,用竹木、彩帛搭建成巨大的燈山。上面站着身姿曼妙的歌妓美女,衣裙飄飄,迎風招展,宛若神仙,燈光映照之下,很是好看。
燈山又叫鰲山,用彩燈堆疊,形狀如傳說中的巨鰲,故而得名。其上結綵懸花,張掛着幾千碗花燈。入夜燈山萬燈齊亮,照得如同白晝。
燈山兩旁各有一尊菩薩燈。
文殊菩薩身跨獅子,普賢菩薩騎着白象,兩座塑像均高達數丈,眼冒金光。那金光即菩薩頭部鏤空,置巨燈
(本章未完,請翻頁)
於其間,燈光從眼孔射出。
兩位菩薩手掌高高豎起,五指粗如人腿,股股水流從指尖噴出,如瀑布般傾瀉而下。
東安門外的大街大廣場上,官府以棘刺圍繞成一個大圈,長約百餘丈,叫作「棘盆」。棘盆內搭建了樂棚,棚內各色彩燈照耀如同白日,鼓樂齊奏,還表演走繩、爬竿、擲劍等雜戲。
在每一坊巷口有樂棚的地方,都設有「小影觀戲棚子」。棚內有藝人藉助燈光、手勢、紙人和皮影在佈景上投射出簡單有趣的動畫,吸引小孩圍觀。跟隨家人一起上街觀燈的小孩,若與家人走散,往往被影戲吸引,家人可去此處尋找。
趙榛和靈兒走走停停,看得眼花繚亂。
眼前一條街巷,擠滿了人,大家都在猜燈謎。
只見一盞走馬燈下,高懸一上聯:「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
靈兒看看,只是搖頭。趙榛搜刮肚腸,卻也一時難解。抬頭見牆頭的旗幟在風中卷舒,腦中有了主意,提筆去寫:「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
靈兒拍着巴掌,連聲叫好。旁邊的人圍過來,也是稱讚不已。
再往前去,見兩幅長長的對聯,寫着一個燈謎:
「黑不是,白不是,紅黃更不是。和狐狼貓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獸。
詩不是,詞不是,論語也不是。對東西南北模糊,雖為短品,也是妙文。」
邊上已經圍了好幾個人,卻都是抓耳撓腮,絞盡腦汁,猜不出個所以然。
靈兒看着一條條燈謎和猜謎的人,眼睛眨來眨去,忽然大叫一聲:「趙振哥哥,我猜出來了!」
趙榛還在沉思,忽聽靈兒叫,抬頭看時,她已去了那邊,寫了兩個字:「猜謎」。
圍觀的人恍然大悟,直拍腦袋。
靈兒拿了一盞蓮花燈,一臉興奮,蹦跳着跑了過來。
好不容易到了人群稀疏處,見小巷中走出一小販。
那小販身背竹架,腰間懸着皮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