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全知者 個人心得番外:道·德·易·禮
更新:09-14 22:38 作者:魔性滄月 分類:女生小說
【過去閒暇時寫的番外,與本書無關,稍微整理了一下發出當做之前各種請假的補償,不想看的可以跳過。】
之前有讀者讓我寫佛道番外,我放在《藍白社》那本書的最後,叫道之易理與佛之覺悟。
那篇番外寫了道之易理,我算是開了個頭,描了個框。沒有多深入地去講,頂多算個序。
當時就說了,若要攤開來講,可能一輩子都講不完……
就拿【道】來說,一個字就能講一篇,而欲要講道,必先講【易】,而易若想要通俗地讓你們明白,天知道要多少篇番外……我自己對易經的研究,可能也只是入門。
有些東西就在我心裏,但是想掰開了揉碎了,還得讓你們感興趣地理解下,簡直難如登天。
要不怎麼說,道不可言呢。
思來想去,千頭萬緒,我苦於不知從何講起,因為欲要理解一個,必先理解另一個,而另一個又會展開,需要先理解很多前置內容。
相互串聯,環繞成一個龐大的環,在腦中恍如一片星河,無數作用力影響串聯,非常難講。
我只能先淡化其中一些東西,突出講解某部分。
為此整理出一個目錄:
宇宙自然之母為道,萬物生滅之源為德。
華夏文化之核為易,人類文明之光為禮。
這一篇番外,我哪個都不講,先講這個目錄,否則後面都沒法講。
宇宙自然之母為道,這個好理解,又不好理解。
我在之前的番外里講過,【道】那是最源頭,最本質,最無為的存在。可以理解為自然規律,但其實還要更大些。
應該是宇宙的終極真理,其無為而無所不為,默默存在,一切萬事萬物為之運轉。
我們只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通過其他概念去讓你們悟祂,我沒有辦法直接講。
為此我在上個番外給出了一個劃分,根據深入層次不同,定為:道、理、法、術。
推薦去把《道之易理佛之覺悟》番外看了,再來理解這一篇內容。
道的道叫做自然,道的理叫做易,道的法叫做律,道的術叫做技。
我為什麼要這麼劃分,源於我對道德經的理解,多得不說,只說結論,我是根據老子的『域中四大』,而建立了一個模型。
《老子》: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道、理、法、術,便是其基本模型。
域中很簡單,可以粗淺當做宇宙。老子這說的是宇宙的道理法術,就是道、天、地、人。
翻譯一下:宇宙的道叫自然,宇宙的理叫天,宇宙的法叫地,宇宙的術叫人。
其實宇宙的道,就叫道,其表現形式為自然,算是強行描述。
這裏的『天』、『地』,也不是指天空大地,那只是其一部分。
人也不是指我們晚期智人,我們只是『人』這個概念的一部分,強行翻譯可以是指智慧生物。
那不過是個稱呼,隨着時代變化,概念是要更新的,這就是易的道理,也就是變化。
老子說的是概念本質,土的概念是承載萬物,一切盡在其中繁衍盛放,其穩定無比,是萬事萬物的運動平台。
所以古代叫地,現在我們視野大了,就會知道時空本身就是『地』,而『天』則是時空之上、之外,包裹時空的那個東西。
天與地,不過是個名,是個代稱,是藉助現象去傳達那個概念。
有人可能就要問,你這不是強行代入嗎?
不是的,道德經通篇都是講概念,所有的具體指代都是例子而已。
其開篇明義,就給整篇道德經定了基調:『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的概念可以定義,也不可以定義,這就是道最自然的體現。
一個東西可以用某個名字去象徵,但它也不可以用那個東西去象徵。這就是名義最長久的樣子。
這麼說,你們可能不懂。
舉個例子:張三覺得人生就得轟轟烈烈,像火,李四覺得人生就得柔潤平和,像水。
那到底是像火還是像水?都可以,也都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