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偉大舵手 第185章獻俘流程_頁2
獻俘時,工部在午門樓上正中設御座。全體內大臣着禮服率侍衛立於午門兩觀樓上;大漢將軍佩刀環立於兩觀樓下。武備院在樓上張黃蓋;大漢將軍在闕下、午門前設法駕鹵簿,鹵簿前東設金鼓,西陳鐃歌。王公與文武百官分班序立,順序與大朝禮同。俘虜用白繩縛系,由兵部官校押在金鼓南邊候立。刑部官員站兵部官員下首。
一切就緒後,禮部堂官到乾清宮請駕,午門鳴鐘,皇帝龍袍袞服,由前導後扈儀仗護衛乘輿出宮。皇帝乘輿抵太和門,午門前奏金鼓鐃歌,皇帝在午門降輿升座,樂止。鴻臚寺官宣佈排班,兵部官校將俘虜押至御路西朝北立。兵部將校上前行三跪九叩禮,禮畢將俘虜帶至金鼓前跪。
兵部尚書跪奏:「遼東軍瀋陽衛大捷,獲俘虜囚徒等獻於闕下」。
宣旨大臣按規定宣佈「將所獻俘虜交刑部」,刑部官員跪下領旨。
兵部官員引俘虜退到金鼓之外,交於刑部官。
刑部官給俘虜換上刑具,戴上枷,押出行刑。
如果皇帝下旨赦免俘虜,宣旨大臣則宣佈釋俘,俘虜叩頭謝恩後,由原班將校押解從原路退出。最後丹陛大樂奏樂,王公百官就拜位行三跪九叩禮,樂止,禮成。皇帝在金鼓鐃歌的鼓樂聲中乘輿回宮。
這一批三千名戰俘,都是桀驁不馴之徒,殺之有損名聲,放了也不現實,朱由校下旨,交由東廠處治,這是事先商量好的,東廠在明年的京城貧民窟改建,西山的兵工廠,需要用到很多的人手,這些人正好派上用場,殺俘不祥,這便用來廢物利用了。
禮成後,遼東軍原路返回豐臺大營,百戶以上的軍官則留下,皇帝朱由校在皇極殿賜宴。
歷代皇帝都會在皇極殿舉行盛大典禮,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征,此外每年萬壽節、元旦、冬至三大節,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員的朝賀,並向王公大臣賜宴,文臣們不滿意的地方是,新科進士的傳鱸宴都不在此舉行,卻在此賜宴一群武人,這是有失斯文,重武輕文,本未倒置,才會有禮部只拔銀三千的事,趙秉忠的意思也是賴上了內帑,這錢得內帑出。
在內帑出錢後,他也再也沒有為難,而是讓光祿寺專心的做好,畢競這是國宴,辦砸了對大家都沒有好處,而且東廠入駐督辦,他一個將退之人,沒有必要為了一些小事,而得罪東廠,這是十分不智的。
在國宴之前,聖旨下,封熊廷弼為江夏伯,由遼東經略轉兵部尚書,加太子少保銜;袁應泰為鳳翔伯,由遼東巡撫轉都察院左都御史;米駐封澳州伯,另外的一些將軍們也有封賞,在封賞後,眾將領入殿赴宴。
這是國宴,有皇帝陛下及文武百官,朝中勛貴作陪,大殿中擺了許多的桌子,上面放滿了珍饈美食,宮女太監們正魚貫上菜,兩旁的樂師正在奏樂。
現在這裏也是按文武分,左邊是以方從哲和葉向高等為首的文臣,右邊才是文武官員們,武官中又以英國公張惟賢為首,成祖時代的五大國公,傳至現在,只有四大國公,都是世襲罔替,尊貴無比的勛貴。
然後才是熊廷弼、袁應泰、五軍都督等朝中高級將領,還有就是遼東軍的將官們。
熊廷弼和袁應泰是有有尷尬,他們都是進士出身,鐵牌子的文官,現在以軍功封爵之後,擔任的也是兵部尚書和左都御史,這也是文臣呀但是禮部卻將他們安排在武官這一邊,這是有意排斥他們了。
這讓愛以志同道合形態意識區分人群的東林黨看到,這是肯定會將他們視作異類,加以排斥。
這年代文貴武賤,三四品將軍和指揮使向五六品兵備道下跪磕頭是常事。兵部職方主事不過六品,但是這些二品總兵來辦理任職,都必須下跪磕頭,否則就變着法兒折騰你。
米柱這是暗笑,這些腦袋被驢踢的,還怕咱們拉攏不到這幾位大神,主動往門外推,咱得再加一把火,讓他們玩得更嗨,這兩位大神就是咱們陣營的了。
米柱在猜測,這多半是妒忌,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人相輕,出於妒忌之心,就會將他們排拆,這還不是黨派間的排斥,而是直接的將他們打為異類。
讀之閣,讀之閣精彩!
(www.玉ed玉e.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