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艦娘快遞公司 第39章 出擊前的最後整備_頁2
互相祝福完畢,艾瑞奧啟動頭盔的全息眼鏡,這是一種熒光屏一樣的眼鏡,電子反應可以形成簡單的幾何圖案,標註准心,把重要數據貼在眼球上,始終處於視野中,不用低頭看機械儀表的一種數字化裝備。
當然,這是跟白莫邪全息投影兩個概念的「全息」,拜媞塔科技的全息技術,也就夜視、瞄準鏡、紅外線這類的了,銀河系那邊的全息,是藉助空氣分子作為介質,直接虛空投影出跟實物沒有兩樣的「全息」技術。而艾瑞奧目鏡上,最多只能顯示綠色,由點陣構成圖形,而且很多信息區域是固定位置的,無法調整在目鏡上的位置……
所以全息這個詞,本身就又是舊詞新用,兩種概念的裝備,同時出現在斷崖式的科技斷層世界中,就會出現混淆。
現在艾瑞奧全息顯示在臉上的幾個數字是,卡迪盧恩偏差跟輸出功率,然後就是數據鏈提供的xp方位紅點,之後還有機動神兵所攜帶的武器裝備情況。
本來還有等高線地圖可以顯示的,但這塊地區是一片大平原,就沒必要開啟了。
艾瑞奧觀察外部的主要手段,就是高1.5米,環繞整個駕駛室的柔性材料拼接顯示屏,直接把外部攝像機拍攝到的環境畫面實時播放進來……
在白莫邪眼中,這個環繞屏的解像度太低了,連480p都沒有,但在艾瑞奧眼中,這就是高清無比的彩色大電視了,而且還是那種大地震都震不壞的超大電影屏幕。
而外部的聲音,外部收集裝置並沒有直接安裝在機動兵器上面,因為運動起來後震動太嚴重,全是雜音,鏡頭也就算了,駕駛員跟機體固定的攝像頭一起動,也就不會太暈,但聲音全是自身機械震動摩擦的固體震動聲源,那就完全沒有意義了。
所以外部聲音,是由輔助兵提供,他們駕駛車輛,在機動兵器周圍移動,收集聲源,然後無線電傳遞給駕駛室里,駕駛室就像是一個收音機,通過一套家庭影院環繞音箱實現立體音效——絕對優勢數量下進行的對戰,如果xp數量多起來了,輔助兵進行穿插就會有危險,是送死行為。
沒有輔助兵提供環境音的時候,駕駛員就相當於少了聽覺,立體環繞音箱,就只提供「滴滴滴」,雷達警報、預警提示聲了……好在xp都是金屬,也沒有隱形塗層的說法,基於大型金屬探測開發的針對性雷達,就十分好用。
機動兵器的駕駛室完全由裝甲包裹,一個中空的實心大鐵塊,位於機動兵器正中動力核心位置下面,是整個兵器最堅固的地方,也因此只能從正下方鑽進鑽出,據說整個機動兵器都被炸碎了,駕駛室也會是完整的一坨……
駕駛室活動開關門的進出設計,從一開始就被廢棄,整體鑄造的裝甲強度,怎麼都比拼裝的強,而活動就意味着縫隙,意味着強度大大大下降,這在面對xp時十分致命,碰撞衝擊,有縫隙就會錯位變形。
比起方便、好看、人性化,軍事兵器,還是務實一點的好。
同樣務實的還有機動兵器的「頭部」,沿用了高機的設計理念,機動兵器的頭部,是一門重炮,手頭上肉搏打出對方空檔後,可以直接來上一炮。
這炮射程有限,但威力巨大,可以換裝霰彈、導彈、矢量推進火箭等等,字面意義上的「爆炸頭」。
而關鍵主攝像機、天線、雷達什麼的,自然不會安裝在頭部這麼明顯的弱點位置,而是藏在整機犄角旮旯,隱蔽又低概率受創的位置,比如鎖骨縫位置等等。
真要務實的話,應該做成坦克戰車,腿、手什麼的,都是裝飾,結果驗證機上場就**p給教育了……然後給出了更多,更加靈活的設計思路,各種更適合奔跑、狩獵、廝殺的動物仿生外形,最後除了「頭部撞角」外,也都被淘汰了,原因無他——操作系統方面,烏布利克搞回來的,配套的神經格技術,人類還是只適應自己人形的外在,換成四條腿、八隻手的,就得好幾個人來分工操作不說,駕駛員們還需要大量時間來練習……
無法量產,軍中大規模推廣困難,技術門檻高,那就無法形成戰鬥力,不可能作為列裝兵器,只能少量做一些,進行技術驗證,積累開發經驗,放到軍中,就是少量的特種部隊、尖刀兵。
所以艾瑞奧的皇家一號,作為技術成熟的量產機,上面的一切都是成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