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第1264章 參考資料_頁2
更新:01-04 10:52 作者:零點浪漫 分類:軍事小說
漢時報·南日島戰役紀實》,這份特刊創下當年的時報發行紀錄,當時報社加印了三次才滿足市場需求;一份是由三亞大學客座教授,原大明儋州知州嚴明君撰寫的《血戰南日島》,此文已被收錄到了海漢高級學堂必修課本之中;還有一份是現任文化教育部部長寧崎親自創作的《1631福建海戰始末》一文,當時寧崎便是出使福建的帶隊官員,親歷了當年五月至七月間在福建海峽爆發的戰事,而他所撰寫這篇文章便是返回三亞後在執委會上作報告時所用的文稿,後來也曾在官方媒體上刊載過。
這三篇稿件各有特色,第一篇是時效性的文章,出使福建的艦隊返回三亞的第二天便發行了這期特刊,讓這一場戰爭的宣傳得以在最佳的時機展開,也收到了十分理想的效果。第二篇由前大明官員嚴明君所寫的文章是歌賦體裁,對戰事的描述相對抽象,文學性更為突出,所以被選入了課本之中。而第三篇由親歷者之一寧崎所寫的文章更有臨場感,細節方面也更為詳盡,不過因為這份文稿原本是內部參考資料,所以文中有大量涉及軍事情報的具體數字都被刪節處理了。
本書首發創世中文網,為防盜以下內容稍後重新編輯
姜翰帶着劉尚穿過大廳,來到一張碩大的木桌前。這桌上分開擺放了十來本足有兩寸多厚的書,每本都是兩尺長一尺寬,頁面相比日常所能見到的書籍大了不少。旁邊還放了一些紙墨筆硯用品,有另外兩三人也正在翻看這些大書,還不時往白紙上摘抄着什麼。
「此乃可借閱的書籍文稿目錄,你先看看感興趣的內容,拿紙筆記下來,我再拿去櫃枱辦理借閱手續。」姜翰輕聲向劉尚說明了這些大書的使用方法:「每次最多可借閱三份資料,歸還之後方可另行再借。」
劉尚也壓低了聲音問道:「那借閱的文稿可否帶出圖書館?」
姜翰搖頭道:「我等平民是不行的,只有在官府辦的三亞大學在校學生,各個衙門裏當差的公人,才能憑證件登記,把文稿借走數日。」
「原來如此!」劉尚心道這圖書館的規矩倒是頗多,不過若非如此,只怕這裏收藏的資料要不了幾日就會陸陸續續無故失蹤了。
劉尚再看那些大書的封面上,分別寫有文學、地理、科學、法律等等,他正待想先看哪個方面的資料,姜翰已經抬手指着桌上一本目錄道:「海漢國史,先生需要參考的資料,大概是要在這裏面找了。」
劉尚便依他所言,將那本目錄取過來,才發現書冊的側面還有密密麻麻的許多分頁小標籤,以備快速查詢內容。劉尚很快找到「戰爭」一欄,然後從標籤粘貼處翻開,見所列的條目也滿滿當當的數頁。
海漢戰史是分年份歸檔,從1627年登陸榆林灣與明軍水師的第一次武裝衝突開始算起,然後歷年的戰事都有一一記錄。其中自1628年參與安南內戰開始,戰事就逐年密集起來,而且對手眾多,除了明軍之外,海漢先後與廣東流寇、福建海盜、南越叛軍、葡萄牙人、荷蘭人、西班牙人、浙江武裝海商、山東土匪、遼東後金軍等等諸多勢力有過交手記錄。就連近期在南海星島與柔佛、英國的交戰記錄,也已經補充在了最後一欄。
劉尚來三亞之前也算對海漢戰事有過粗略的了解,但他所掌握的信息就完全比不了這記錄的詳盡程度了,很多發生在南海的戰事,他此前連聽都沒聽說過。但想來以海漢的本事和過往戰績,這些戰事應該也不會是虛構出來的。以這麼密集的頻率與多方勢力作戰,而且許多戰場都是在距離這海南島千里之外的地方,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根本難以想像,海漢國力和軍事實力的可怕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劉尚想起姜翰此前說過,隨便翻幾個戰役改編一下,就夠說上一年半載了,現在看來要是把海漢戰史都改成說書故事,恐怕編書還趕不上海漢軍開戰的速度。但偏偏海漢軍軍力強盛,據說對外戰事從無敗績,而且收穫頗豐,否則以這麼密集的戰事,就算有金山銀山只怕也早就敗完了。
劉尚轉頭對姜翰道:「姜老闆,這戰事如此之多,在下初到海漢,也不知哪些適合用來改編說書,你可有什麼建議?」
姜翰道:「這個我倒是說不好,其實大部分戰事在過往也都有人嘗試過改編,像前幾年在福建剿殺十八芝這種大戰,官府還專門排了戲在各處城鎮表演,不過我覺得先生改的段子別有風味,就算新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