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宋滅元 第三百二十三章 程越的奏章_頁2
程越道:「如今大汗全力經營漠南,大元的財稅、兵力、勞役大半出自漢地,全國人口也有八成以上為漢人,但不管是朝中還是各行省、路、府、縣,派去治理的蒙古官吏大半不識漢文,全靠通譯和手下的小吏來回傳話,時常造成下情無法上達,朝廷的旨意到各地後也可被隨意曲解,甚至與原來的意思南轅北轍。這就使得各地的權力往往掌握在通譯和小吏手中,他們因此可以上下其手,呼風喚雨,朝廷派去的斷事官和達魯花赤往往只是擺設,任由他們欺瞞。長此以往,大汗要如何得知民間疾苦?朝廷如何做到政令通暢?好處被小吏所得,責難卻要被朝廷承受,百姓就會日益不滿,臣竊以為這是取禍之道、亡國之途。自古以來治理國家,沒有話都聽不懂卻能治理好的。所以臣想請大汗下旨,所有派駐各地的蒙古和色目官員,必須學習漢文,以三年為限,每年都要考試,三年期滿後,所有沒通過考試的全部罷免!朝中的大臣也必須蒙漢皆通,但通不過考試的是否免職由大汗定奪。」
程越此言一出,滿殿皆驚。
程越說的確實不錯,但從來沒有人敢提。蒙古人南下征服了中原,就應該是漢人要學蒙文才對,怎麼還有要蒙古人學漢文的道理?蒙古貴族中不會漢文的大有人在,照樣作威作福,誰能勉強他們去學?蒙古人中喜歡騎馬射箭的很多,喜歡學習的卻很少,真的要下這樣的旨意,豈不是要與所有蒙古貴族作對?程越難道要挑撥忽必烈與蒙古諸王的關係?居心何其險惡!
忽必烈面色一沉,猶疑不決。程越說的是大元長遠的利益,當然應該去做,但他如果真這樣下旨,不要說一直對他不滿的三大汗國諸王,其餘的蒙古諸王說不定也會牢騷滿腹,背地裏罵他數典忘祖都是輕的。
程越早就知道忽必烈在顧慮什麼,接着道:「大汗,臣說的不是要讓所有蒙古人都學習漢文,只是在漢地當官的才要學習,這樣的人並不多,臣與太子殿下算過,一共才一萬多人。朝中的蒙古王公貴族,學不學聽憑自願,任免升遷也都取決於大汗,絲毫不受影響,臣不知大汗還在猶豫什麼?」
忽必烈眼睛一亮,又猛地瞪了真金一眼,喝道:「此事你與程越私下商量過了?」
真金氣得在心中大罵程越,這麼大的事,哪裏是你說的小事?若是程越的這個奏章被認定為動搖國本,就算他是太子也承擔不起。偏偏他與程越約好,要一同進退,這可怎生是好?心驚膽戰之餘,站出來勉強道:「兒臣確與左丞商量過,只是當時說得沒有這樣詳細,此事並不急迫,日後再議也可。」
程越不屑地掃了真金一眼,心道好一個沒擔當的太子,根本指望不上。
左丞相忽都察兒出列道:「大汗,臣以為,程左丞說的這些話,都包藏禍心。蒙古人大部分都想當官,要當官就得去學漢文,時間一長,不就都變成漢人了?到時候天下還是我們蒙古人的麼?」
程越大怒,上前幾步,站到忽都察兒面前,斥道:「你說的這叫什麼狗屁道理?!金國統治北方一百多年,漢人變成了金人還是金人變成了漢人?金國是被漢人給滅亡的麼?你身為左丞相,不思國家長治久安之策,反而在這裏危言聳聽,你到底是何居心?」
忽都察兒是朝中有數的高官,官位在程越之上,還是蒙古的貴族,萬萬沒想到竟然在朝中被一個漢人這樣臭罵,氣得他渾身發抖。別的漢人見到他只有磕頭的分兒,但程越可不會怕他。
忽必烈沒料到程越敢當庭辱罵大臣,怔了一怔,氣道:「程越,不許你放肆!忽都察兒是左丞相!也是你可以訓斥的麼?」
程越恭敬地道:「是,大汗教訓得是,臣自請裁處。」
忽必烈氣哼哼地揮了揮手,道:「算了,念你初犯,饒你一次。你在南宋一言九鼎,在這裏可不行!」
阿術站出列道:「大汗,各地的達魯花赤大部分都由軍中轉任,蒙古文還有許多不懂的,何況是漢文?斷事官也大都只通蒙古文,他們年紀也大了,再學漢文何其艱難,臣也以為程左丞之言難以施行,反而會使各地混亂。」(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