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長天下 第972章 奇怪的索尼_頁2
更新:07-26 00:26 作者:風雪天心 分類:都市小說
出去,形成自主經營的板塊。
這樣一來,就會大大減少總部的行政開支以及運營費用,形成企業經營的良性循環。
前世的C.J集團就是這麼看到,CJ E※M、MNET、CGV等等各自獨立行事,互不統屬。
這一世的A.P公司雖然在成立之初,崔正源大肆收購整合了許許多多的資源。但是發展到現在,也開始走上了分拆的道路。
各個藝人工作室,獨立的電視劇製作團隊和電影製作團隊,包括分公司的成立等等都是出於這種考慮。
即使在這種時候會收購一些其他產業,也都是擇優而去。也就是說,只有那些看起來處於新生階段,未來前景很不錯的企業才會把老牌大公司收購。
比如S.M公司收購Woollim Entertainment,就是看出這家新興的娛樂公司前途無量而做出的決定。
但值得注意的是,完成收購的是SM Entertainment C※C,而非SM Entertainment。
饒是S.M公司這樣的企業,都需要成立分公司來拆分業務,足見娛樂行業的運營成本是多麼的恐怖。
可我們在看看索尼公司收購的企業,任何一個都可以算是老字號的招牌。其中的幾家甚至年份都超過索尼本身了,也就是說,這些企業的底蘊就不是索尼這樣的新公司所能駕馭的得了的。
既然如此,那麼這些收購是怎麼完成的呢?
在崔正源看來,主要原因就出在索尼的前任董事長斯特林格身上。
在這位美國人身上,有一段很有趣的經歷。那就是在加入索尼之前,他是維亞康姆集團旗下的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從事了三十年。
而直到1997年,他才加入索尼,出任索尼美國公司總裁。
短短不到六年的時間,他就成為了索尼公司的副董事長。
維亞康姆本身就是娛樂傳媒業的巨頭,曾經在這樣的公司里工作過,也可以說明斯特林格的優越。
看起來索尼公司選擇他成為董事長,是吸納人才的舉動。
但是以崔正源看待問題一切從陰謀論的角度出發的習慣,索尼其實被美國坑了。
當年的廣場協議,美國就把日本坑的很慘。導致日本的黃金髮展時期中斷,開始了失去了二十年。
那麼日本的招牌企業索尼,又怎麼會逃出美國人的視野範圍之外呢。
看看斯特林格入主索尼之後的這些收購計劃,好像是要把荷里活一網打盡的樣子。
平常人來看,好像索尼氣勢洶洶,馬上就要成為全世界唯一的娛樂文化產業霸主了一般。
但值得一提的是,索尼收購的這些產業,在經過多年的發展之後,都不可避免地進入了虧損和負債經營的境地。
說白了,美國人就是通過斯特林格之手,把不良資產全都甩給了索尼。
這些企業虧損着,那麼索尼還能盈利嗎?
加上影像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傳統的世界電影格局已經發生了改變。像米高梅、哥倫比亞這樣的公司已經開始失去了競爭力,正在逐步退出主流舞台。
看到當3D技術大行其道的時候,在荷里活叱咤風雲的都是什麼公司?
二十世紀福克斯,隸屬於新聞集團旗下,是傳媒大亨默多克的產業。
華納兄弟影業公司,是屬於時代華納的。
頂峰娛樂公司,是屬於加拿大電影巨頭獅門影業的。
再看看索尼收購的那些電影公司,境況怎一個慘澹了得。
米高梅這個原來的荷里活八大公司之一,最近一部出名的電影居然是2007年的《007:皇家賭場》。
足足七年的時間啊,誰聽說過這個曾經的巨頭還有什麼好電影出產嗎?
電影公司不出品電影,靠什麼盈利?沒辦法,當然是在虧損着啊。
那麼這個虧損誰在承擔,不好意思,作為母公司的索尼,只好吞下這個苦果。
至於另一家電影公司哥倫比亞,同樣沒有好到哪裏去。
說出其最為觀眾所熟知的影片,居然是2004年的周星馳作品《功夫》。
這……
一切的一切看起來就是美國方面把已經無法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