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漢獻帝 第四十七章 關中獨好_頁3
西將軍徐晃統領,駐守榆中;原典軍營改名漢安,由平南將軍郝昭統領,駐守臨洮;原助軍左營改名背嵬,由安南將軍黃忠統領,駐守漢中;原下軍營改名游奕,由安北將軍趙雲統領,駐守粟邑。除以上四軍外,朝廷可用之兵還有三支,分別是平東將軍典韋所率虎賁軍,平北將軍龐德所率的虎衛軍以及安西將軍張遼所率的并州狼騎。至於安南將軍高順,則成了朝廷新兵營的總教習。
在劉協的計劃里,七路人馬每路上限一萬,但目前還是保持五千之數,畢竟西涼韓遂、馬騰還是個威脅。過分擴充人馬,一來朝廷的財政擔負不起,二來就是大量的新兵加入會導致軍隊戰力的下降。
人馬的補充會逐年增加,而人員的挑選則是從各地郡兵中選拔。等那些合格郡兵抵達長安後,還要接受高順少則三月,多則半年的訓練,之後才會被分派給各軍。對於兵權,劉協抓的很緊,早在任命荀彧為司徒的時候劉協就說了,如何處理內政,那是朝中百官的事,但兵權誰也別想染指,今後只能掌握在天子手中。即便是各地郡兵的指揮權,那也是由天子掌握,誰敢伸手就剁手。
荀彧並不知道劉協為什麼要這麼堅持,可見劉協頭回這麼嚴肅,也就答應了劉協的這個要求。上任之後不管軍事,只是一心恢復關中民生。在荀彧以及孫乾、管寧等人的努力下,不與外部勢力接觸的關中數郡民生都恢復的不錯,這也就讓朝廷在關中的民心又增強了幾分。
相比起其他地方,關中算是一片祥和。朝廷雖在徵兵,但卻是本着本人自願的原則,並不進行強征。而為了恢復民力,朝廷又對民間採取減免賦稅的政策。這一系列的舉動,無疑讓許多深受戰亂之苦的百姓舉家前往關中,其中又以南陽一帶的百姓最多。
南陽本是帝鄉,想當年光武帝劉秀就是因為得到了南陽世家的支持才能擊敗篡位的王莽,重振漢室。可世家越多的地方,百姓的生活就越苦。那些世家子弟欺負百姓的倒是不多,可世家所養的家丁奴僕,卻多有欺壓百姓之舉。百姓又惹不起,只能忍氣吞聲。
黃巾之亂時,南陽屬於重災區,雖然後來黃巾主力被朝廷消滅,可還是有許多小股黃巾躲入深山老林堅持鬥爭。世家的壓榨,山賊的欺凌,再加上袁術是個不知道民間疾苦,不懂體恤百姓的公子哥,生活在南陽的百姓想要活下去自然只能選擇背井離鄉。
對於這些來投奔的百姓,劉協自然是歡迎的。從長遠計,想要讓西北長治久安,那就必須遷入大量的漢人來同化當地的羌族。單一刀槍來解決民族矛盾是笨辦法,殺來殺去,何時是個頭?唯有同化,方為上策。當然同化也不能單單靠潛移默化,必要的武力保證也是需要的,否則遷去西北的漢人只會變成「兩腳羊」。
現在的朝廷上下很和諧,天子掌着兵權,朝政則託付給了朝中文官。文武井水不犯河水,各管一攤,有需要協助的地方只需要上報取得許可,那就必須執行。各地方也是如此,各郡郡兵直接聽命於天子。郡守只管民生,若是有需要郡兵協助之事,只能與負責訓練郡兵的都尉進行協商卻沒有發號施令之權,不過各地郡兵每月的餉銀都是由郡守府撥付。
郡兵與官兵最大的區別,恐怕就是郡兵平日裏除了訓練外還要從事生產,而官兵則是只需專心訓練,每月領餉,並且餉銀也是郡兵的一倍。這還是非戰時的,如果是戰時的餉銀,那還會翻倍。可以說只要做官兵幾年,積攢下的餉銀就可以買幾畝薄田度日。
除此之外,做了官兵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得到批准的官兵在卸甲之後會得到朝廷的安排,最次也能做個地方的捕快。至於那些因戰傷殘的士兵,朝廷也不會發放一筆遣散費後就撒手不管。識文斷字的會被安排做個村正一類的小吏,而不識字也會派人專門傳授一門技藝,總之傷殘了也能有一技傍身,以後不愁生計。
劉協所堅持執行的軍隊保障制度保證了官軍可以得到源源不斷的補充,並且那些識文斷字的士兵被安排到各地做了村正,對大漢的維護之心也比其他人要強烈,這無形中就增加了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力。只要這個制度可以確實的執行下去,即便將來世家聯手反對劉協,劉協也不怕跟對方翻臉。
當道理說不通的時候,動刀就是最好的選擇。如果嘴巴說不過你,那就想辦法讓你閉嘴!劉協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當然目前劉協是不會選擇跟世家翻臉的,自己還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