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影星 第六百七十六章 無聊的臆測_頁2
更新:09-08 14:36 作者:白色十三號 分類:其他小說
頓在荷里活業內是有名的青少年群體營銷高手,始終都在為迪士尼影業研究制定推廣青少年電影的策略。
毫無疑問,他與《暮光之城》這部片子非常搭。
如今,有很多類似大衛-埃里森般的投資人進入荷里活投資,有不少人衝着電影的光環進入了這個行業,對電影市場和產品本身的理解還停留在表面,似乎只看重如何營銷動作的「術」,很少琢磨其背後的「道」,而電影畢竟是一個結合了商業、藝術、文化、社會等多種元素的複雜產品。
很多人覺得做電影營銷只要有活力有想法就夠了,其實更重要的是帶着敬畏心對電影作品和市場的鑽研與思考、腳踏實地的把創意營銷方案真正落實和執行,說到底就是專業性。
精準提煉電影的核心表達是重中之重,做好這一步需要日常對市場認知的積累和大量的思考與溝通。
所以,馬修從來不會彪呼呼的自己去做制定營銷推廣方案的人,頂多也就是提個想法,但要讓想法變成實際的方案,需要的恰恰是比爾-菲爾頓這樣的專業人士。
當然,如今荷里活一些中小型的發行公司,也會將宣傳營銷外包。
比爾-菲爾頓的話還在繼續,「《暮光之城》是一部典型的青春偶像愛情電影,我們首先要打動的是青少年觀眾。所以,在固有的傳統宣傳手段之外,我們要將資源適當的向網絡社交媒體傾斜。」
「從2006年社交媒體崛起之後,傳統的電視、紙媒、門戶網站不再是流量中心,媒體變得更垂直,更碎片化,這也意味着觀眾的注意力越來越難吸引。」
「社交媒體時代,每一個人都是流量入口,面對這樣的的變化,如何根據用戶的偏好完成媒體渠道的整合是我們關注的重點,也就是精準營銷……」
隨後,比爾-菲爾頓詳細介紹了大量針對青少年的宣傳營銷手段,除了社交媒體之外,還有與其他品牌的合作。
比如與青少年消費者佔據大多數的麥當勞合作,通過銷售聯合促銷的產品既可以賺錢,觀眾又接觸到了電影信息,一舉兩得。
這也是在電影票房之外,尋找新的增值服務。
電影這麼迷人,不該只賺點票房錢。
會議持續的時間並不長,不到一個小時就結束了,在會議最後,比爾-菲爾頓還着重強調了一點,《暮光之城》在北美和海外的發行,分別由迪士尼影業和博偉影業負責。
這一點馬修沒有意見,他與迪士尼合作多次,知道這是新世紀以來華特迪士尼慣用的發行套路。
之前,迪士尼影業基本只負責製作,很少參與發行,不過最近幾年迪士尼的策略也在發生變化。
眾所周知,美利堅有法律規定,荷里活電影製作、發行、放映三權必須分立。
比如華特迪士尼,它有製片廠,有迪士尼影業和試金石這樣的製作公司,更有一家鼎鼎有名的博偉影業,專門用來搞發行。
博偉影業可以發行迪士尼的片子,也能發行其他公司的片子,在法律財務上,它和迪士尼的片廠是獨立的。
事實上,迪士尼影業一直賠錢,但博偉影業利潤卻非常高。
至於與「放映」的分離,那就更重要了。
美國有反壟斷法案,當年第一個開罰的,就是米高梅。
當時的米高梅,有自己的院線、片廠和發行公司,製作、發行、放映,一連串糖葫蘆拉下來,問題就大了:米高梅的影院,只播米高梅的片子,用盡辦法排擠別的院線,到最後,大家都賺不到錢,只有它一家獨大。
所以,美國法院強制「制播分離」,要米高梅拆分為三。
如今,反壟斷法案對製作放行與放映有着明確的規定,製作發行方與放映方不能有相同的董事會成員,不能交叉持股等等,以免某個公司變成一群勢大力大到無法控制的怪物。
宣傳是商業電影的重中之重,在荷里活,什麼時候貼正式預告、什麼時候接受媒體訪問、什麼時候開放病毒網站都是很有講究的。
同樣,與媒體的公關勾動也很講究,什麼時候用,怎麼用,分得很清楚;有高層次的主流媒體,比如說兩個times——《紐約時報》和《洛杉磯時報》;又分成八卦媒體, tmc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