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劍 第六章 天運_頁2
人情世故,但是這不代表他目無餘子、恃才放曠,充其量是他不懂得別人的感受。他隨陸夫子學習的時候,最先學到的就是一個人要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這四種心。有了這四種情感,才能產生「仁義禮智」。而張如晦看見曹守正沮喪產生了惻隱之心,就想要去鼓勵他,這也就是「仁」的發端。
被他的這番話一說,曹守正固然不可能就像打了雞血一樣就此振作起來,但眼中多少也恢復了些神色。再者他也拿不太準張如晦的年齡,畢竟誰都知道道士的年齡是不能以外表為基準的。於是他樂呵呵的朝着張如晦拱了拱手:「這廂的確是我失言了……回頭我便好好收束一下自己的心思,希望能借道友的吉言,在修煉一途中更上一層樓。」
張如晦連忙拱手還禮,旁邊的池夜來倒是輕哼了一聲:「一對虛偽的傢伙,說了吉言就能心想事成啊……」
她的聲音雖然低,可還是瞞不過張如晦的耳朵。後者立刻等了池夜來一眼,嚇得她趕忙就是一縮頭,再也不敢多嘴。
雖然池夜來說的有些殘酷,但世事的確就是如此。池夜來比曹守正的年歲幾乎要小了一半,可已經是三品的術士——九品中每三品都可以劃為一個階段,於是三品和四品間張如晦也才用了「突破」這兩個字。兩人年歲和修為幾乎是反過來的,這不得不說真的是天數使然了。
但道士原本是求道之人,合道則久,逆道則夭。天道是道,人道也是道。莊子說道在螻蟻在稗草在瓦礫在糞便,如果光看了天數就此認命,那世界上幾乎沒有人生下來就懂得「求道」的,於是大家是不是也就乾脆不求道了呢?
所以張如晦才對曹守正說人必須要有向道之心,有了這份心,之後求出來的東西才可以稱為是「道」。不然就算是練出神通,那種東西也和道扯不上任何的關係,充其量像尋常術士那樣走到鬼仙就窮途末路罷了。
只不過曹守正口中的那位將河圖派一舉提升至中等道派的祖師倒是讓張如晦起了興趣,還不由得多問了幾句生平事跡。
在他看來,得到河圖云云雖說未必是假,可也未必真的就是河圖了。上古伏羲氏自黃河龍馬背上得到河圖,後來文王又據此演化出了先天八卦——固然就此可以證明河圖是驗占卜算的祖宗,可也未必就真的是什麼驚天動地的法寶了。事實上本身就有一大批人,他們認為伏羲氏是從龍馬背上的花紋悟出了河圖之理,也就是說河圖本身是數法卜算的道理,和法寶根本扯不上什麼干係。
而在已經了解到天劍內情的張如晦看來,恐怕……那還真的不是什麼河圖。
崑崙劍聖賜給玄裳的名字是「顓頊」,與之相應,她也就知道不少天劍的名號——戚南塘的海若劍就是這樣被張如晦和玄裳分析出來的。恰恰天劍之中就有一柄和河圖有着親密聯繫的劍,名為「馮夷」。
既然以上古河伯的名號為劍名,馮夷劍本身神通自然和黃河一類的脫不了干係,河圖派闔派上下法術大進完全可以歸功於馮夷和劍主的齊心協力。之後由於劍主坐化,生性瀟灑的馮夷劍就此離去倒也說得通。
可推論畢竟也只是推論,具體如何還是需要驗證。而且就算驗證出來結果為何,恐怕對張如晦幫助也不是太大。固然他的計劃內是有找其他天劍求助的一環,可一來他想要尋找的那柄劍不是馮夷,同為黑水一系的天劍,河伯馮夷再強也強不過身為黑帝的顓頊。二來天劍遵循天劍之盟,只要有了劍主便以劍主為尊,其他人或者劍再如何也不干自己的事——所以這個計劃本身也只是預防萬一之用,就連提出建議的玄裳自己都沒抱過希望。
不過……或許那柄在涼州出世的天劍,就是銷聲匿跡多年的馮夷劍,也說不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