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鄉 第十五章乾草地上說豐年_頁2
雲氏種地自然要與別人不同,我們家準備精耕細作。」
毛孩奇怪的看着家主道:「咱家引水灌苗,雖高處之田,一畝所收也有三擔余,家主還要如何的高法?」
雲琅笑道:「我們還可以繼續挖掘一下產量,最近讀了一本書叫做《淮南鴻烈》書裏面有一篇叫做《主術訓》的說:「一人跖耒而耕,不過十畝。中田之獲,卒歲之收,不過四十石。
也就是說,人家淮南國中田一畝所產足足有四擔,比我們家高……」
毛孩不等雲琅把話說完就斷然否定道:「這不可能,即便是上林苑皇家肥田,一畝所收不過兩擔余,普通旱田,一歲所收一擔已經堪稱豐年。
咱們家從選種,育種,施肥,灌溉,捉蟲,堪稱做到了極致,更有家中畜牧肥料支撐,才有三擔余的產量,不管家主是從那本書里看到的這句話,小的都以為是胡說八道。
即便不是胡說八道也一定是很少的一點田畝能出產這些糧食,想要大田裏也產這麼多糧食,毫無可能!」
雲琅對毛孩的回答非常的滿意,一個泥腿子敢質疑人家淮南王集合了淮南名士聯合書寫的《淮南子》,這讓他如何不歡喜,至少,在雲氏,除過親眼所見,沒人相信什麼狗屁的名士之言。
雲琅是種過地的,不論是在長安,還是在受降城他幹的都是種地的活計。
長安旱田一畝八斗,水田兩擔一,受降城旱田一畝一擔二,水田兩擔六。這是一個常數。
可就是這樣的產量,在士大夫們的嘴裏就變味了。
晁錯復說上之言曰:「今農夫五口之家,其服作者不過二人,其能耕者不過百畝。百畝之收,不過三百石。」
五口之家一年收穫一萬八千多斤糧食,去除繳稅,還能剩餘一萬五千斤,一人平均三千斤糧食,如果這是真的,再說天下有饑饉之憂簡直就是胡說八道了,簡直沒天理!
泰州司馬莊熊羆言:「臨晉民願穿洛,以溉重泉以東萬餘頃故鹵地,可令畝十石……」
儒者賈讓之言:「若有渠溉,則鹽滷下濕,填淤加肥,故種禾麥,更為秔稻。高田五倍,下田十倍……」
就這,雲琅還故意把這些人說的畝產換算成了六十二斤的小擔,如果以大漢律法規定的,三十斤為一鈞,四鈞為一擔的算法,大漢百姓早就小康了。
老虎幾次想跑,都被雲琅抓着尾巴不准走,因此,只好站在雲琅身邊不耐煩的打哈欠。
「那些人的說法或許有些以偏概全,但是啊,他們有一點說的沒錯,麥子一畝地確實能產六百斤糧食,(此處的一畝地為現代一畝地的七成)而且為我親眼所見,並非如你所說的極個別田土,而是成千上萬的田土,出產都是這個數字。」
雲琅想起當年自己去關中平原上看到的萬頃良田,那時候,隨着收割機走過之後,驕傲的農夫就抓着一把麥子湊到雲琅鼻子跟前歡喜的道:「看清楚,一畝地打了九百斤麥子!」
關於這個豐收的喜悅,雲琅記得很清楚……
毛孩欲言又止,很明顯他對主人的話也是不信的,只是礙於主人的威嚴,不好直接說出來。
雲琅呲着一嘴的白牙朝毛孩笑道:「那是在夢裏……」
毛孩長長的鬆了一口氣,他覺得自家主人還沒有發瘋,不過,他很快就聽主人繼續道。
「我的夢一般都很準,我們就朝這個目標前進吧!」
毛孩張大了嘴巴慘叫一聲,連鐵鍬都不要了,就一路煙塵的跑回莊子了。
(看了很多歷史資料,其中,漢代的畝產數量是糾紛最大的,有的說普遍畝產286斤,有的說135斤,還有的說1028斤,這讓人無法準確的衡量,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