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皇 22.21_頁3
血淋淋的刀傷。
周湛江腳步一虛,難道連……?
還是他身邊一名親信機靈,衝過去扶起皇甫桀仔細察看。
&都尉,您快來看!右將軍還活着!」
&麼?」周湛江頓時就像被注入了一股活氣一般,整個人跳了起來:「快!快叫軍醫!記住,不准把消息泄露出去!違令者斬!」
這邊,當太子密使發現自己的營帳中竟多出了一個木盒,不明所以下打開一看。
太子密使一屁股坐倒在地。
&人,怎麼了?」這名使臣的隨從連忙上前查看,>
&麼辦?你說怎麼辦?這真的是劉將軍?他的人頭怎麼會……」
&人莫慌,小的先出去探聽一番,這木盒您先收起,等小的回來再作處理。」
躲在暗處的張平看那名隨從穿着普通士兵服走出那密使的營帳又看他繞了一圈後回來,發現他身手相當輕盈,不由暗贊一聲。
等了一盞茶功夫不見他們出來,心想還真給皇甫桀猜對了。對方根本不敢把人頭帶出帳外處理,可能想就地掩埋。
現在他只要到某些人的營帳去轉一圈,再把他們引到這裏就行了。
等會兒就等着看人百口莫辯吧。
劉大將軍,抱歉了。誰叫你要動我們家王爺呢?你說你這麼一大把年紀的人了,聯合人家勢大的哥哥欺負人家不受寵的弟弟像什麼話?
禎勝二十四年六月,護國大將軍劉白因病去世,寧王皇甫桀手持密旨暫代統帥一職。
同年八月,傳來捷報:匈奴退出雁門關五十里,死傷萬餘,俘虜四百--這是寧王成為一軍統帥後第一個大勝仗。
勝帝龍顏大展,追封劉白為護國公,賜劉府金銀萬兩,只公爵位不得承襲。
太子一派因失去密使消息,幾度派人前往雁門關刺探,卻一無所獲。卻不知那密探早已被秘密送入京城,至於送到誰的手上……
朝堂上開始為誰來擔任征蠻大將軍一職爭議不休。
同年十一月,邊疆再次傳來捷報:大軍乘勝追擊,匈奴再退五十里,死傷近萬,主動要求冬季停戰。
朝堂也再次譁然,更是吵得天翻地覆。
太子一派提出讓雁門關太守李登任征蠻大將軍一職,另派驍騎都尉楊曉輔佐。
收到禮物、感覺出寧王示好之意的惠王一派則提出仍舊由寧王任統帥一職,朝廷另派將領葉詹輔佐。
其中也有人提起讓剛從西南回來的言淨擔任征蠻大將軍一職。言淨聞言連忙出列辭之,表示自己目前對雁門形式不明,貿然前去恐會延誤戰機。何況目前邊關連番傳來捷報,如陣前換將必將動搖軍心。
言淨諫之:不如就採納惠王建議,仍舊由寧王擔任一軍統帥,如他有任何不妥再換不遲。畢竟寧王在邊關已征戰三年多,此時再另外派將,恐無一人如他熟悉邊關形式。
勝帝聞言覺得甚是有理。
甚至有官道:寧王天生貌相異於常人,現匈奴也恐其顏面、稱其為「魔帥」。也許寧王生來就該是一員大將,為勝帝守護大亞邊境。
此言一出,附和之人眾多。
太子還想多言,被韋宰相眼色勸止。
勝帝聽眾臣言,想到當初四皇子在他面前說的童言,再看他如今在戰場上的表現,當即金口一開,定下他統帥之位,同時傳聖旨給李登,命他輔佐寧王擊退匈奴。
太子暗中咬牙,認定丑四和老二串通一氣。
皇甫桀接到聖旨,表現得誠惶誠恐,表示自己一定不負聖恩,三年內定打退匈奴拿到厥頓的降書。
旁邊的張平則非常知趣地拿出兩包「當地特產」奉給特使。
前來傳旨的胡榮皮笑肉不笑地點點頭,去見了太守李登後滿意歸去。
李登進入大帳,卻被原劉白手下將領隱隱排斥。皇甫桀為他從中周旋,對他也是禮敬非常。李登意見往往不被採納,可事後皇甫桀總會親自來安慰他,表示現在的將領大多數都是劉將的人,他也不好過於干涉他們。
李登見皇甫桀如此委屈求全,也只能忍氣吞聲。在給某些人聯繫時,自然把對劉白原班人馬的不滿、及對皇甫桀作為大帥的軟弱陳述了出去。
看到消息的人,再聯想當初皇甫桀接旨時的誓言都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