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華夏新史 第二百四十七章 左右逢源
更新:09-15 10:11 作者:終極側位 分類:軍事小說
面對慈禧的拖字訣,老李是有充分的準備的。自己提了那麼多要求,慈禧要是一口答應了,反而才不正常。慈禧想得好啊,你北洋正在打仗,你的那個得意門生也在北洋水師中。缺了你這個居中調度的大佬,北洋不亂套才怪。我就給你拖着,你耗得起嗎?
但是李鴻章也有自己的辦法。「既然太后如此對待北洋,難道就不怕我李鴻章從後黨變成帝黨嗎?」看着離去的慈禧,李鴻章心中冷笑道。在這個關鍵時刻,拉攏李鴻章無疑是壯大帝黨的最好的辦法。雖然光緒沒有這樣的政治遠見,身為帝師的翁同龢也不願意讓光緒和李鴻章聯手。但是並不代表着別人就沒有這遠見。也不代表着沒人給光緒和李鴻章穿針引線。
在清朝中樞的政治版圖中,清流也分成兩派,一派是翁同龢的南清流,另一派是以李鴻藻為代表的北清流。原本是翁同龢這一派勢大。但是自從除了「北海模型展」這件事後,翁同龢可算是走了背字!隨後一干門生打手都被維托里奧告倒。免職的免職,流放的流放,使得整個南清流損失慘重。而北清流的地位相對而言就上升了不少。
但是要說李鴻藻為何要幫北洋與光緒聯手呢?正如光緒是翁同龢的後台,而李鴻藻則是恭王的後台。雖說當年恭王和慈禧爭權失敗,但是並不代表着恭王不想復出。而接着帝黨這面大旗,讓恭王主事無疑是最好的辦法。其次,李鴻藻的女婿在入淮系之前,就是北清流的翹楚,與李鴻藻等人關係非同一般。所以以上兩個原因讓李鴻藻為北洋和帝黨牽線搭橋。
開始的時候。光緒對李鴻章還是頗為牴觸的,一方面是因為翁同龢這個帝師上眼藥水。另一方面是作為一個帝王,也不想讓地方大員權利太大。而北洋所表現出來的強硬和實力讓這位一心想掌控天下的皇帝十分忌憚。但是呢,李鴻藻是什麼人?他可知道光緒的軟肋在哪裏,作為一個皇帝,卻又是沒有任何權利的皇帝,他想要什麼?用膝蓋都能想出來。只要能幫助他獲得作為一個皇帝的權利,即使交易對象是魔鬼,光緒也會同意的。更何況是李鴻章啊。而且就北洋對慈禧的態度來看,作為後黨的李鴻章明顯對慈禧已經十分不滿了!
除了權利以外,從本質上說,光緒皇帝內心深處還是想成為一個有作為的皇帝的,自從道光開始,清國與外國交戰屢戰屢敗,甚至道光皇帝死後都立下遺囑說不要再立什麼功德碑了,連祖宗的土地都看不住,還有啥好顯擺的?清國被歐洲那些大國欺負就算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就連自己東邊的那個小國都干來找麻煩了,先在台灣找了次麻煩,然後是朝鮮,最後居然打到了滿族的龍興之地!這還了得?所以無論是從si利還是從大意的角度來講。光緒都必須選擇和李鴻章合作。
所以在慈禧召見李鴻章後的第二天,光緒皇帝又把李鴻章叫了過去。在御書房中接見了這位大清第一實力派!看看雙方是否有合作的可能。介於翁同龢和李鴻章之間的矛盾。光緒皇帝理智的的翁同龢迴避,而讓李鴻藻在一旁作陪。不管如何,李鴻章至少要給李鴻章這個恭王的小弟一點面子吧。
「李中堂對戰局有何看法?這仗還要打多久?東北各路大軍是否堪用?」光緒本身就xing急。對清ri戰爭看的也很重,畢竟他還打算靠着這場戰爭立威呢!
「倭寇海軍已經基本上全軍覆沒了。」李鴻章第一句話,讓光緒懸着的心落了回去。但是第二句話又讓光緒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上。「但是現在局勢有些複雜。俄國人的艦隊來到了遠東,怕是與倭寇做了什麼交易。而ri軍陸軍的戰力陛下想必也略有耳聞。這東北各路大軍怕是不行啊。」
「哪中堂大人可有退敵良策?」光緒問道。
「辦法倒還是有一個,以海治陸。只要能擊敗俄國艦隊,那麼補給線被掐斷的ri軍陸軍也就成了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李鴻章不慌不忙的說道。
「那北洋水師可有擊敗俄國人的打算?說起來這俄國人也算我大清的宿敵了,康熙爺時期就和我大清打過,近幾十年來更是變本加厲啊。」提到了俄國,光緒不由的咬牙切齒道。東北的大片土地就是俄國人趁英法入侵的時候篡取的。想到大清的龍興之地稀里糊塗的已經丟了一半了,光緒的氣就不打一處來!
「打敗俄國艦隊應該是沒問題的。但是怕是需要一段時間,畢竟俄國人來的都是新銳快船。要是打游擊的話,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