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大宋 第144章 做大事情_頁2
所以如此,是因為在川蜀地區,甘蔗都是小戶種植,自己榨糖。每家都有不同的方子,榨出來的糖各式各樣,價錢五花八門,收購都是件難事。而甘蔗這種作物,據我所知,最利於大規模種植,種的越多越好管理。榨糖也是一樣,作坊越大,榨出來的糖越多,成本也就越低。而且大場榨出來的糖都一樣,好定價,好販賣。」
杜循道:「我也問了游員外,他們現在販到這裏的糖,在川蜀那裏都是最便宜的。至名貴者,如遂寧糖霜,價格又高,產量又少,並沒有人向這裏販運。」
杜中宵曾經多次跟砂糖商人交談,知道現在蔗糖產業發展還有限,沒有大規模地商業化。主要產品如糖霜,就是冰糖,砂糖是不入流的。與茶相比,此時的糖還帶有奢侈品的特徵,在社會上沒有大規模的普及,也不是日常必需品。唐龍鎮裏的砂糖商人,在他們本地,屬於邊緣人群,收買的都是其他商人不願收購的品類。不過鑽了北方龐大市場的空子,生意一下子做大。
因為糖不是必需品,種甘蔗的人最想製做的,是糖霜這一類,可以做零食吃的。而可以廣泛作為調味品的砂糖,數量並不多,沒本事製糖霜的人家才制砂糖。
其實蔗糖最重要的產品,恰恰是砂糖,不管是白糖還是紅糖,都方便向其他食物中添加,有成為百姓日常必需品的前途。而且跟茶相比,蔗糖更加方便進行規模化經營。杜中宵想的,其實是在適合種植甘蔗的地方,建大規模的種植園,大型的榨糖工場。這樣不只是利潤更高,更重要的是利於進大規模的商業化,商業化了,就很容易形成產業化。
如果不是脫不開身,杜中宵很想到川蜀和兩廣推廣蔗糖產業。這產業的前景,比羊毛紡織還更加光明,也能帶來更多的稅收。見杜循有意,杜中宵心中猶豫。千里之外,有很多無法預知的困難,實在不想讓父親去奔波。可機會放在眼前,不把握住着實可惜了。將來這必定是個龐大的產業,為家族計,為子孫後代着想,都不能放過。
想了又想,杜中宵對杜循道:「阿爹,我確實向游員外那些講過,蔗糖這種東西,最好是有大員外出面,出大本錢,做出大場面。如果能種上幾萬畝蔗田,產出數十萬斤糖,可富比王侯。」
杜循聽了,眼睛一亮:「大郎,你覺得我去那裏,跟這些員外們一起做如何?」
杜中宵想了又想,點了點頭:「此事也可行。阿爹可以去那裏,建處莊園起來,以後在本地找主管看住即可,家裏不時派人過去。經營得好了,這是好大一份家業。蜀地我也有同年為官,可以託付他們幫着照看,想來不會出什麼大事。」
杜循感嘆道:「是啊,趁着我現在年輕,也想做些大事。不然你在外為官,我在家養老,也沒有什麼意思。我們家裏這些年,也賺了些本錢,能夠折騰一番。只要你做着官,便就心裏有底。這些年家裏也有幾個可靠的人,不怕沒有人使用,跟以前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