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大宋 第137章 什麼教育?_頁2
個年代,市面上的書還很少,一個人識字,也沒有幾本書看。不過一個字不認識,連個書契都寫不出來,就更加麻煩。
此時書鋪重要,而且是半官方的性質,就跟識字率不高有關係。百姓大多不識字,官府又時時要求文書證據,可不就需要書鋪了麼。沒有官方的認可,得不到百姓的信任,這種生意也是難做。
杜中宵帥府,陳希亮拿着公文,對杜中宵道:「節帥,開辦這麼多學校,哪裏有教書先生?」
杜中宵道:「去年軍中除役,許多人並沒有回鄉,在河曲路落腳。那些軍中除役的人,大多都可以做教書先生。不過是尋常村學,教人識字書算,都是極簡單,並不多麼費人力。」
陳希亮有些猶豫:「軍中自己辦的識字班,就極是簡陋,這裏學出來的人可以做先生?」
杜中宵道:「教些鄉野兒童,又是什麼了不得的事?只要措置得當,只要認字,會做書算,就能教得了他們。最關鍵的,是官府要組織考試,要及時發下糧餉去。」
陳希亮道:「教這樣的內容,考試倒不難於組織。不過一旦考試,就必然有人學的好,有人學的不好。考的好的該如何?考的不好的又該如何?有獎懲,此事才能辦好。」
杜中宵想了想道:「此事我倒沒有深思。本來想的,就是給百姓辦件好事,讓他們自小有個學習的地方。學的好的,將來要做什麼,倒是沒有細想。要不然這樣,就以官府的公吏和羊毛工廠的工人,讓考的好的人再學上幾年,到這裏面做事如何?」
陳希亮搖了搖頭:「如此做,也有許多難處。羊毛工廠自己生產,招人該是他們的事,官府插手就容易生事,讓管理者無所適從。衙門的公吏,本來要的是身家清白,在本地有產業,不過這不是大事。只是考的好的人,適不適合可就難說。」
杜中宵道:「那就讓他們自由選擇好了。考的好的人,可以進衙門,再建一學校而已。至於有的善辭賦,則可以入州學,將來科舉。羊毛工廠可以讓他們考試選人,怎麼選官府就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