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政大明 第1159章.江南第二才子._頁2
值得一提的是,張敦也是「帝黨」一員。
趙俊臣見到張敦邁步出列之後,則是暗暗想道:「張敦就與大部分清流相似,乃是江西境內的大地主階層出身,江西則是漕糧徵收的主要地區,江西官府為了確保漕糧的供應,一直都在暗中限制士族們兼併土地,否則就要沒地方征糧了……而這般情況無疑是影響了張敦的家族利益,所以張敦必然是要支持海漕之事!」
果然,張敦與王壽雖然都是「帝黨」一員,但他這個時候則是與王壽唱了反調,義正言辭的說道:「陛下,臣出身於江西,也最是清楚江西百姓們因為河漕弊政所承受的沉重負擔!若只是向朝廷繳納正常稅糧,那也是百姓責任,自然是義無反顧,但若是還要百姓們額外承擔數倍的漕運糧耗,那就是一項惡政了!王尚書只看到了幾十萬漕工的衣食,卻忽視了數千萬百姓的沉重負擔,豈不是因小失大?」
張敦的說法依然很有道理——事實上,也正因為各有各的道理,河漕與海漕之爭才會是持續百年也沒有結論。
雖然,張敦實際上只是想要兼併百姓土地,但並不妨礙他表面上為了百姓福祉而大聲疾呼。
而就在百官們因為各自利益而爭論不休之際,德慶皇帝也覺得不勝其煩。
自從德慶皇帝登基至今以來,河漕與海漕之爭已經反覆出現了七八次,每次都是爭議良久,但每次都無法達成任何共識。
對於德慶皇帝本身而言,他其實是傾向於河漕的,不僅是因為德慶皇帝本身就在利用河漕現狀汲取各種利益,也是因為德慶皇帝的執政方針一向是以維穩為主,除非是見到了明確的利益好處,否則德慶皇帝並不喜歡看到任何變化。
對於執政者而言,所謂「變化」其實就意味着變數與混亂。
於是,德慶皇帝的目光終於是轉向了趙俊臣。
在德慶皇帝看來,趙俊臣無疑是滿朝百官之中最善於算賬的人,若是趙俊臣認為海漕之事的好處更多,德慶皇帝也許就會認真考量、改變想法,但若是趙俊臣認為海漕的收益不大,那麼德慶皇帝也就會繼續抗拒海漕之事——在這個方面,德慶皇帝還是很信任趙俊臣的。
然而,德慶皇帝把注意力轉移向趙俊臣之後,他很快就發現了一件事情。
自從朝議開始之後,趙俊臣一直是沉默低調,所以「趙黨」眾人竟也就沒有任何一人站出來表明態度!
要知道,「趙黨」眾人的利益同樣是與漕運之事息息相關,有些人因為漕運現狀而受益,也有些人因為漕運現狀而受損,但偏偏沒有任何一位「趙黨」官員站出來表態、趁機為自己與家族爭取利益。
顯而易見,「趙黨」眾人皆是耐心等待趙俊臣率先站出來表明態度,然後他們才會根據趙俊臣的態度決定自己的立場。
這般情況,無疑是體現了趙俊臣對於「趙黨」勢力的掌控力之高,以至於所有「趙黨」官員皆是把趙俊臣的態度與意志,視為是他們決定自身立場的首要條件。
又或者說,相較於趙俊臣分配給他們的利益,與漕運相關的那些利益對於「趙黨」官員而言根本就是不值一提。
從這方面而言,「趙黨」顯然已經變成了一個極為緊密的利益共同體。
看出這一點之後,德慶皇帝的眼中頓時就出現了一些陰霾,
與此同時,德慶皇帝的心中想法,也與昨晚的周尚景極為相似。
「只看『趙黨』眾人的這般表現,就知道趙俊臣的勢力根基已是愈發穩固了,若是任由他進一步擴張壯大,遲早都會變成一個不受控制的後患……
只可惜,近些年以來,朝廷的運氣總是欠佳,江山各地屢屢發生天災,國庫存糧也是捉襟見肘……在朝廷的糧荒困境徹底解決之前,朕還要繼續隱忍,只能暗中壓制……目前還不是徹底根除後患的最佳時機!」
暗思之際,德慶皇帝已是擺出一副信任備至的態度,向趙俊臣問道:「趙愛卿,你乃是朝中閣老,對於朝廷財稅之事亦是最為熟悉,對於漕運現狀也必然是最有見解,為何一直都沒有表態?對於程閣老等人彈劾漕運衙門之事,以及百官們的河漕海漕之爭,你又有何想法?」
趙俊臣的沉默低調乃是刻意為之,就是為了等待這一刻。
這個時候,百官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