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軍工帝國 873 四十分之一根頭髮粗的裝配精度_頁2
更新:09-05 06:14 作者:葫蘆村人 分類:都市小說
的不說,單從當年國內搞原子彈的時候,就能夠清楚清楚。
中國的原子能事業,是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開始發展的,然而,在基礎都沒有打好的時候,蘇聯就從共和國國內撤走了所有的援華專家。共和國的核工程人員,就連最為頂級的核物理學家錢三強等,對於如何造原子彈都是不清楚的。
然而,在短短的4年時間,基本上還是一片空白的基礎情況下,中國於1964年10月16日下午3點在羅布泊升起了蘑菇雲!
美國第一顆原子彈,有着深厚的工業基礎,龐大的科研人群以及世界上最頂級的核科學家,歷時6年,蘇聯同樣如此,也用了6年9個月,而中國,在沒有工業基礎,沒有完善的配套,沒有多少基礎,甚至連計算機都沒有,靠着算盤進行複雜的數學計算,同樣弄出了原子彈。
當年中國製造原子彈的時候,條件有多差?
沒有基礎,沒有實驗室,沒有經費!
從周總理的一句話中,就能夠看出來:「中國人即使沒有褲子穿,也得造出原子彈!」
現在條件好了,反而還沒有了昔日那樣的艱苦條件下的成績,這怎麼能行?
共和國建立初期的時候,尤其是那一批老一輩的科學家還在的時候,共和國的基礎從一窮二白到了很是強悍的程度,然而,卻因為改革開放,技術引進等等的問題,使得國內在擁有了更多的人才,更好的條件,更加龐大的資金的情況下,反而沒有了以前的科研能力。
這種狀況持續了很長的時間。
就是因為人們的思想受到了影響,搞研究的磚家叫獸們,論文抄襲,學術報告作假等等的事情,科研經費用於個人的消費,甚至挪用這些經費去養女人……
雖然說這只是一部分的垃圾,但是他們卻對老一輩的科學家,所有為祖國發展奉獻終身的技術人員來說,是一個莫大的侮辱!
比起現在的這一批老一輩的科技人員,他們完全就是一堆的垃圾。
劉一九無法想像,如果他是在那個年代才出現,想要干成事情,會是多麼的痛苦。
眼前這些老技術人員們,絕對是任勞任怨的老黃牛。
必須要讓他們發揮出最為頂級的水平來!
有的話,劉一九沒有辦法向着別的管理人員解釋,只能憋在肚子裏面。
到了第二天,所有的發動機需要的零部件全部被運輸到了裝配車間裏面,十多名裝配鉗工,各自乾的工作都是不同的。有的是裝配風扇以及葉輪的,有的裝配外殼,有的裝配發動機外面的管道以及電子設備……
在一開始裝配的時候,問題並不是太大,尤其是這台發動機關係實在是太過重大,一大幫子的領導整天都守着,盯着他們進行工作,這些人的壓力更大。
絕對不允許出現任何的問題。
在眾多9級鉗工以及中年鉗工的工作下,發動機的裝配進度非常快速。
原本散落的眾多零件,逐漸變成更加龐大,數量更少的部件。
等到最後總裝的時候,全部都是這十多名的老鉗工自己親自動手了。
「不行,偏了1導(0.01毫米,有的稱為1絲,機械行業專用叫法),拆了重新裝配……往這邊在來一點……過了,回來一點……」很多的東西,是沒有檢測的專用工具的。
尤其是裝配葉輪的時候。
雖然發動機葉輪上面採用了焊接的加工工藝,讓整個葉輪成為整體,精度也是能夠保證,在把葉輪裝配進發動機裏面,組成一個整體的時候,確實整個發動機裝配中最為複雜,最為困難,最為耗費時間的工作。
幾名頭髮花白的老技術工人,親自出手。
就是為了保證發動機內部的葉輪能夠達到設計的同心度,也就是發動機內部葉輪在進行轉動的時候,21級風扇葉輪,全部都是圍繞着中間的同一條直線進行旋轉。
再強悍的裝配工,都不可能保證兩個不同的迴轉體(圓形)零件完全保證圓心在同一條直線上面,最多能夠保證讓兩個零件在裝配的時候,圓心所在的直線無限靠近。
在設計過程中,渦扇-8的發動機,21個葉輪,裝配在一根軸上面,要求保證每一個的中心,都跟理論上的中心偏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