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國 第2239章 逢紀爭勢(中秋快樂!)_頁2
城,就能將戰事控制在冀州南部,大部分冀州地區還可在控制之中,迴旋的餘地還在。若鄴城失守,吳軍水陸並進,再想逆轉形勢就難了。
攻取鄴城並非易事,要用點心思。逢紀想出了一個辦法,佯作撤退,在鄴城周邊大肆擄掠,尤其是那些支持袁譚的世家。
這麼做有兩個目的:一是堅壁清野,儘可能的將物資集中在自己手中,讓孫策無法就地補充物資;二是激怒那些世家。他們利益受損,必然要鼓動袁譚出兵追擊。若袁譚因此出城,那就在野戰中殲滅其主力,同時派一些人混入鄴城,以便裏應外合,襲取鄴城。如果袁譚不出城,那就順勢退往廣宗一帶,據城而守。
此外還有一個附帶作用,將冀北世家捆在中山國的戰車上,絕了他們的苟且之心。他們擄掠了冀南世家,以後就算想投降,也要考慮考慮後果。
攻守勢異,其力三倍。有了充足的物資和冀北世家的支持,中山軍與吳軍相較,攻也許不足,守應該還是有些機會的。秋冬將至,守城之外,再以騎兵在野外襲擾吳軍糧道,拖得久了,孫策也未必支持得住十幾萬大軍的長期消耗,遲早必退。
劉備反覆權衡了一番,覺得逢紀此計雖有公報私仇的嫌疑,精妙卻是毋庸置疑,環環相扣,招招直指袁譚要害,成功固然求之不得,不成功也能積累足夠物資,為接下來的戰事做好準備。他請來牽招、種劭等人商議。牽招等人雖然不太贊成擄掠冀南世家——這是很敗人品的惡行,一旦做了這事,將來除非將那些世家斬草除根,否則劉備很難在冀南立足——不過事情到了這一步,他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兩軍作戰,就地徵集錢糧物資是慣例,不取於冀南,必取於冀北,兩害相權取其輕,只好勉強答應了。
冀北世家倒是正中下懷。冀南、冀北的矛盾由來已久,冀南世家憑藉在經濟、仕途上的優勢,不遺餘力的打壓冀北人,這次有機會光明正大的擄掠冀南世家,他們沒有拒絕的道理。征戰需要消耗大量的錢糧,與其千辛萬苦的從冀北運來,不如就地徵集,既能減少消耗,還能報仇,一舉兩得。
得到了部下的支持,劉備隨即傳令,命關羽率本部人馬趕回幽州,準備迎戰太史慈。邯鄲的戰事由張飛負責,暫時退往襄國,視形勢而進退。
緊接着,劉備宣佈撤兵,並縱兵擄掠,放火焚燒來不及收割的莊稼。
一時間,魏郡成了人間地獄,慘況堪比十幾年前的黃巾大亂。城外的莊園被擄掠一盡,到處都是絕望的哭喊,燃燒房屋和莊稼的火光即在城裏也看得清清楚楚。
審英兄弟大驚失色,派審榮連夜出城,趕往陰安老家查看情況。審配在世時與逢紀交惡,如今審配雖死,逢紀卻是中山國相。如果他下令進攻審家莊園,審家將有滅門之禍。
審榮出城不久,就遇到了逢紀。
審榮驚懼交加,方寸大亂。在這個時候、這個地點見到逢紀,自然是凶多吉少。他看着逢紀,想表示自己的憤怒,保留最後一絲尊嚴,死得英雄些,兩條腿卻不受控制,額頭的汗更是流成了小河。
在一群精銳衛士的簇擁下,逢紀靜靜地打量着審榮,直到審榮崩潰,一屁股坐在地上。
「你一定覺得我會公報私仇,所以急着趕回去看看。」逢紀輕輕的嘆了一口氣。「審正南一世英雄,身後卻如此淒涼,令人扼腕。」
審榮敢怒不敢言,只是咬着牙,不讓自己的虛弱暴露得太明顯。
「你當年隨袁本初征戰,可知審正南是怎麼死的?這麼多年了,袁顯思可曾補償審家什麼?」
審榮愣了片刻,黯然不語。審配死於戰事,袁譚卻沒有對審家做任何補償,他似乎已經忘了審配的犧牲,只將審家當作普通豪強。這讓他們耿耿於懷,只是當年一戰,審家損失慘重,審英兄弟也沒有審配的能力,只能忍氣吞聲,等待機會。
逢紀走了過來,俯下身,輕拍審榮的肩膀。「聽說袁顯思準備投降了,若孫策進了冀州,他會如何對待審家,你們可曾想過?」
審榮身子一抖,一句話也不敢說。孫策固然凶名在外,逢紀也不是什麼善人,他在這裏等自己,自然不會說幾句閒話這麼簡單。如果不和逢紀配合,他今天就會死在這裏。
「逢……逢相,有何吩咐?」
讀之閣,讀之閣精彩!
(www.du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