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國 第1745章 以戰養戰_頁2
平在西漢時有十六城,東漢只剩下四城,遼西在西漢時十四城,東漢只剩下五城。燕山以北基本全部丟失,淪為烏桓人、鮮卑人的牧場。
之所以出現這個局面,既有政治上的因素,也有經濟上的因素。政治上儒學當道,推崇以德服人,基本放棄了武力征服,竇憲平定北匈奴是出於他個人的私心,為此還和其他大臣發生了激烈的衝突,袁安就是其中的中堅力量。竇憲後來爭權失敗被賜死,袁安等鴿派得勢,安撫胡人的政策一直延襲下來。
實際上,就算沒有儒學,東漢也硬氣不起來,經濟基礎薄弱。東漢建立在豪強支持的經濟基礎上,世家、豪族的勢力極大,國家財政狀況一直不如西漢,竇憲平定北匈奴,燕然勒石,也只是成就了他個人的功名,於國家並無太大的意義。北匈奴衰落了,烏桓人、鮮卑人又陸續興起,尤其是鮮卑人,幾年之後,和帝年間就已經坐大,朝廷無力征討,每年要從青徐割讓兩億七千萬作為賞賜,安撫胡人。
但安撫從來都不是治本之道,在無力征討的情況下,以德服人也只是自欺欺人,鮮卑從此壯大,尤其是檀石槐成為鮮卑大王之後。當時漢桓帝正致力於討平西羌,無力顧及,所以曾想以和親的形式安撫鮮卑人,卻被檀石槐拒絕了,自取其辱。漢靈帝時,朝廷忍無可忍,熹平六年,派臧旻、夏育、田宴三將及匈奴單于出擊,結果被檀石槐誘敵深入,各個擊破,慘敗而歸。
幸運的是檀石槐不久也死了,鮮卑陷入內訌,對邊境的威脅稍減。
征討是找死,安撫是等死,說不上來哪個更好,在無法解法經濟基礎的情況下,安撫至少可以求得一時和平。兩億七千萬是不少,可是出征開支更大,還未必能打贏。安撫最終佔據了上風,袁安開創了四世三公的袁氏,安撫的政策也被那些服膺儒學的大臣繼承下來,烏桓人、鮮卑人也樂見其成,很是感激袁氏。袁紹能得到他們的支持,劉虞不敢和袁紹直接翻臉,都是源於此。
對付這些以騎兵為主的遊牧民族,就目前而言,最好的辦法還是以騎破騎,戰馬是關鍵中的關鍵。沒有足夠的戰馬,僅靠兩條腿是打不贏的,守,顧此失彼,疲於奔命,攻,力不能及,勞民傷財。
「子義,你有什麼計劃?」孫策輕拍欄杆,看着茫茫大海盡頭的地平線,心頭壓力很大。直到目前為止,他以幽州攻略都沒有必勝的把握。這個時機非常不合適,太勉強了。
太史慈早有準備,不慌不忙地說道:「以戰養戰。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孫策點點頭,示意太史慈細說。
太史慈說道:「就眼下而言,我們尚不具備重創烏桓人、鮮卑人的實力,遑談全殲。固守太被動,我打算主動出擊,徵募一部分邊境子弟,深入草原。這些胡人也不是一直都聚在一起,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分散各處,只要抓住機會,我們就能各個擊破。最大的難處只有一個:如何尋找他們的蹤跡。」
孫策深有同感。軍謀處也提出過以戰養戰的戰術,這並不新鮮,當初霍去病橫掃匈奴就是這麼幹的,事實證明,這也是對付遊牧民族最好的辦法。但這個辦法有一個致命弱點,偶然性太強,茫茫草原,一旦不能及時找到目標,或者找到目標卻沒能擊敗對手,繳獲戰利品補充給養,很可能會不戰自敗。
天才如霍去病,他的成功也是建立在重大傷亡之上的,每次出征,損失都會過半。即使如此,太史公也說他是運氣好。運氣稍微差一點,也許等不到病死,可能直接犧牲在草原上了。
「你準備如此解決這個問題?」
「一靠耐苦,一靠智慧。」太史慈說道:「邊郡子弟,飽受胡人之苦,且能忍飢耐勞,不亞於胡人,只要給他們武器、裝備,再提供一些糧食,他們就敢於上陣和胡人以命相搏。木學堂所造的軍械、甲冑能夠讓我們以寡敵眾,如果能讓他們開發出一些便於攜帶的食物,既能延長我們作戰的時間,又不至於增加太多的重量,成功的機率就更大了。我粗略的估計了一下,盧龍塞到陽樂城有六百里余,由盧龍出塞向北,或由陽樂西行,大概四五百里就可以深入草原內部,一折一回,大概在千里左右,需要行軍十天。就算中途沒有任何收穫,只要我們攜帶的給養能夠支持十五天,因為給養不足而敗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
太史慈轉身看着孫策,懇切地說道:「主公,我想請三千騎一年之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