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明朝當暴君 第36章 渴望成功的蒙古小公子_頁2
更新:12-11 09:24 作者:牧童騎神牛 分類:軍事小說
能夠說的上話,可以說話的人。
實在是因為崇禎皇帝這個身份的原因,不然崇禎早就想與這位蒙古小公子把酒言歡了。
在對阿不得的短暫歡迎結束以後,崇禎在御書房內單獨詔見了阿不得,與他共同探討人生。
阿不得非常感激,能夠得到如此高規格的禮遇,同時也放開心扉,訴說了自己的故事。
如今的蒙古各部落相互分裂,也相互征戰,搶奪水源地,搶奪對方的牛羊和女人。阿不得的父親原本是一個蒙古草原部落頭領,但卻在一次遷徙時卻被人設計殺害,而殺害阿不得父親的人就是建奴。雖然不是皇太極親手所殺,但此時卻是建奴所為,故此阿不得發誓要為其父報仇,在經過千辛萬苦之後,從蒙古高原逃出生天,帶着所有的財產到了大明。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是打垮對手的最好手段。
蒙古草原再也沒有如鐵木真那樣的雄鷹,蒙古草原上各部落四分五裂,沒有一個完整強大的力量能夠真正的統一整個蒙古。
韃靼沒有做到,林丹汗雖有雄心壯志,卻也不能完全做到,皇太極也沒有做到。
蒙古的亂局是伴隨着元朝滅亡便一直存在着,元朝滅亡以後,也就是1368年這一年,朱元璋登基並改元洪武,在大明王朝建立之後,人們卻忘記了一個人。
或許歷史皆是如此,容易記住成功者,卻極少容的下失敗者,以至於他的去向都已經遺忘。
想一想,明朝滅的是誰的政權?自然是元朝的政權。
歷史總是有着驚人的相似,公元1368年,享國運不足百年的元朝被朱元璋領導的起義推翻了。
與遼國、金國以及西夏等少數民族政權不同,末代皇帝元順帝妥歡帖睦爾既沒有戰死,也沒有自殺,那麼他去了哪裏呢?
元順帝妥歡帖睦爾率領着王族和所剩的軍隊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經興起的故地——蒙古高原。
之所以能有這種全身而退的「奇蹟」,這不得不感謝一個人,因為祖上的業大家大,家有餘慶,才有如此好命,這個人就是世界英雄「成吉思汗。」
如果沒有成吉思汗近似於瘋狂的擴張,如果沒有成吉思汗的野心勃勃使得蒙古帝國幅員遼闊,以及汗國、部落林立,就不可能會有元順帝妥歡帖睦爾的藏身之地。
所以說,有些人就算失敗了,也是有退路的,因為對於整個蒙古帝國來說,元朝的版圖只能算蒙古帝國的一部分,但卻又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元朝的皇帝是蒙古帝國的大汗,對蒙古各大汗國和部落享有宗主權,對於中國來說,中國從西漢開始就有藩屬國。
比如明清時,朝鮮的宗主國是中國,朝鮮向中國稱臣,朝王相當於中國的藩王。
元朝的滅亡,只是使蒙古帝國失去了中國的領土,只是一個王朝的毀滅,而蒙古帝國依然存在。
大都陷落,倉皇北歸。
這對元順帝打擊很大,雖然身在蒙古,但心卻一直嚮往中原,最終在沙拉木倫河畔的應昌悲憤去世。
元順帝的兒子,愛猷識里達臘得知父親去世的消息後,便在哈拉和林繼汗位,他將殘元政權又維持了八年,並厲兵秣馬盼望着有朝一日重登皇位,但並非是在草原,而是在中國北京。
然而,他非但沒有機會實現這一願望,還面臨着深入到蒙古地區的明朝軍隊的攻擊。
大將徐達率軍攻向哈拉和林。
哈拉和林是蒙古黃金家族的大本營,也就是忽必烈家族的大本營。
這裏是權力和榮耀的象徵,一旦被明軍攻破,蒙古帝國將有可能徹底在世界上消失。
因此,可想而知蒙古人的抵抗十分激烈,但是,被譽為「萬里長城」的徐達一路上勢如破竹,愛猷識里達臘幾乎到了絕望的邊緣。
所幸,明朝的大軍由於戰線過長,後援不繼,受阻於土拉河畔。
愛猷識里達臘懷着滿腔遺憾去世,其子脫古思帖木兒繼位。
然而到了這個時候,這位第三任殘元皇帝所能控制的領土已經縮小到蒙古帝國最初興起時的規模,想要完全恢復祖上時的光輝已經沒有了可能。
十年後,一支十萬人的軍隊在大將藍玉的率領下在合勒卡河和克魯倫河之間、貝爾湖南岸大敗脫古思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