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 正文 第二卷 拂曉之晨_第92章 馮銓_頁2
更新:01-08 23:04 作者:富春山居 分類:玄幻小說
的交談中,朱由檢得到了一些不太樂觀的情報。同京畿西北、北部地區的順義、昌平、密雲、平谷、三河幾縣不同,京畿以南、以東的各縣衛所數量不多,且土地也較為貧瘠,所以權貴勢要佔地較少,因此軍民、士民之間的矛盾也較少。
而京畿西南地區雖然土地肥沃,但是當地的士紳勢力卻遠超於其他地區,朝中勛貴勢要也沒能佔據多少土地。且因為土地肥沃的關係,這裏的百姓生活還過的不錯,並不願意同士紳們鬧翻。
至於京畿更南方的保定一帶,則大部分都是英國公府的田產,因為皇帝的命令,許顯純更是避開了這一片區域。
而通州以東的濱海平原地帶,除了天津衛及少數幾個縣治外,大部分土地都是被拋棄的荒原地區。不是說這些地方一點都不能耕種,而是耕種後的投入和產出不成比例,根本無法養活人。
如此一來,想要仿照順義的方式,強行推行耕者有其田和村社制度,也不會得到多少百姓的支持。反而會讓京畿僅有的一片產糧區陷入混亂,這顯然不符合朝廷的利益。
只有到了這個時候,朱由檢才發現為什麼分田地要同打土豪聯繫在一起。
分田地只能獲得受益者的好感,但是打土豪卻能獲得一個堅定的追隨者群體。
大多數人不會因為對某人或是某些政策存在好感,而支持某個團體。但是他們卻會因為共同的敵人,而圍繞在領導者的身邊,這是人類抱團取暖的天性所決定的。
能夠迫使勛貴、士紳拿出一些田地出來,收取鄉村的公共土地分給無地貧民,這已經是朱由檢騰挪周轉的極限了。
至於打土豪這種口號,朱由檢也只能在腦子裏喊喊而已。畢竟現在,他才是大明最大的土豪,封建王朝地主階層的總頭子。
他要是喊出這種口號,估計連東林黨人都要放下同福王之間的恩怨,聯合起來奉天靖難了。
無可奈何之下,他也只能考慮暫時收手,先保住順義一縣的土地改制成果了。
不過即便是他準備暫時停止激進的土地改革政策,也不打算就怎麼灰溜溜的偃旗息鼓。於是,他便想聽聽,京畿附近土地眾多的士紳領袖,前內閣首輔馮銓究竟是怎麼想的。
馮銓思考了許久之後,才緩緩說道:「臣以為,耕者有其田之策固然是醫治大明現狀的一劑良藥,但是如果按照順義縣這種過於激烈的土地改變政策,恐怕大明沉疴未去,而鄉間禮儀已經盡廢。
陛下治國當以尊崇禮制為先,上下尊卑名分既定,則倫理綱常自然秩序井然。社會秩序穩定了,士農工商四民就能各安其位,各守其業。四民不亂,則天下不亂;天下不亂,則大明自然江山永固。
北方土地貧瘠,產出遠較南方為少。南方三畝大約能養活一人,而北方之田就要倍之。
且北方田地多為旱地,水澆地數量極少。北方田地多為看天吃飯,少雨則旱,多雨則澇。因此北方之民少有積蓄,若是想要安定地方,遇災年而不起民變,則必要當地士紳出面組織賑災或是興辦水利不可。
也正因為士紳是安定地方的支柱,因此凡是本地之民都往往依附於當地士紳而活。若是鄉民之間有所爭執,大多數人不是上衙門爭訟,而是請求他們所依附的士紳進行裁判。
如果按照順義縣那種土地改制的做法,地方士紳的力量一掃而空,若是地方上有什麼三災二害,誰為陛下安撫民眾,消除民變的隱患呢?」
馮銓述說自己的想法時,也一直在觀察着崇禎的神情,看着崇禎並無什麼不滿的神色,他才大着膽子繼續勸說着皇帝。
不過當他發覺自己述說士紳在地方上的重要性時,崇禎皺着眉頭似乎並不怎麼認同,他趕緊又補充道:「…自然,地方士紳並不都是遵紀守法,謙以待人的道德君子。也有一些欺壓良民,無故侵奪民田的土豪劣紳。不過陛下終不能,因為幾顆雜草把整塊田地的莊稼都拔除掉…」
聽完了馮銓的想法之後,朱由檢沉思了許久,才開口說道:「馮學士說的也不無道理,《資治通鑑》裏也說過: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順義縣的土地改革既然已經完成到這種程度了,朕也就不打算再退回去了,即便是作為一個試驗區或是參照物,也沒什麼不可以的。
當然,其他各縣的土地改革可以暫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