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 正文 第二卷 拂曉之晨_第115章 送別黃宗羲_頁2
更新:01-08 23:05 作者:富春山居 分類:玄幻小說
於燒鹼的腐蝕性強。一直以來,宮內名下的玻璃廠、和肥皂工坊使用的鹼,都是從市場上收購而來的。
市場上鹼的種類有三種,是土鹼、草木灰中提取的草鹼、天然鹼塊。
光是玻璃中使用的純鹼佔了原料的30,而肥皂中使用的燒鹼也佔了15。
自從過年之後,玻璃廠的產量越來越大,而冶鐵業中也開始習慣性的使用純鹼作為助溶劑。
這麼一來,市場上的鹼價開始不斷的攀升了。土鹼翻了一倍,每斤一分銀子,而提煉過的純鹼則漲到了每斤一分五銀。
京城所用之鹼,主要是來自張家口。而張家口的鹼又來自於內蒙古草原上的鹼湖,質地非常出色。
不過以往鹼的用途除了洗滌之外,並沒有其他主要的用途。所以,被稱之為口鹼的產量,增長一向相當的緩慢。
但是在崇禎的推動下,京城建立起來的最原始的玻璃工廠,其所消耗的天然鹼的數量,也迅速對大明的商業造成了影響。
比如,以往內蒙古草原上到鹼湖取鹼,不過是鹼湖附近的一些小部落,在冬天去鹼湖掃一掃地,還生怕掃的太多,會造成鹼價下跌。
但是今年開春之後,這些部落發覺,不管是到部落來收鹼的商人,還是他們把鹼運到張家口出售,都沒有遇到賣不出鹼的問題。
且一向最喜歡壓價的明商們,也難得的大方了一回,按照往年的價格,實施無限量的收購。
然而內蒙古的鹼湖群都在鄂爾多斯萬戶地,也就是和榆林相對的內蒙古地區。
張家口市場上對鹼需求的大增,並不能立刻提高口鹼的產量。這些部落只能同明商約定,下次會帶來更多的口鹼而已。
一些商人開始試着僱傭內地百姓去鹼湖采鹼去了,而原本只是把采鹼當做冬季副業的小部落,開始在鹼湖附近定居了下來,佔據了一塊富裕的湖岸,留下一些人手專業採集天然鹼了。
對於內蒙古草原上發生的事情,崇禎並不清楚。他只知道,市場上的鹼價上升的快也就算了,更糟糕的是一些商人開始玩起囤積居奇的把戲來了。
原本京城的鹼價是相當便宜的,畢竟北京距離張家口並不遠,便宜而優良的口鹼都是先運到北京,然後再從大運河轉運到南方去。
除了質地優良的口鹼外,京城以東到濱海地區廣闊的鹽鹼地,更是有着充足的原料進行草木灰制鹼。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進入四月後,京城的鹼居然脫銷了。為了解決鹼的原料問題,崇禎下令四海商行參與到,張家口及內蒙古草原上的天然鹼銷售路線中去。
另外則是讓北直隸治下各縣成立的公社,建立土鹼廠、土硝廠,由四海商行進行統一收購,以救一時之急。
此外便是命人在出產天然鹼的南陽盆地附近,尋找天然鹼的產地。在崇禎制定的各種措施的努力下,京城的鹼價終於穩定住了價格。
而在忙於解決鹼原料的來源問題時,崇禎也並沒有放棄,對於對於馬拉輕便鐵路和修建冶鐵廠的關注。
左安門-崇文門-朝陽門的鐵路、右安門外-良鄉-涿州、阜成門外-石景山-門頭溝,三條輕便鐵路都立項上馬了。
右安門外-良鄉-涿州鐵路後建,其他兩條鐵路先行建設。這三條鐵路,宮內大約只投資了5萬餘元。
其他的股份,則落入了學習崔呈秀的閹黨官員手中。當劉鴻訓氣勢洶洶,想要一舉把朝中閹黨一網打盡時,這些官員們才發覺,沒有了皇帝的庇護,別說他們的官位,就是他們的家產也未必保得住。
他們當初跟着魏忠賢對着東林黨人趕盡殺絕,破壞了黨爭失敗,官員退居鄉里時不被清算的潛規則時,可沒想過天啟皇帝會這麼快升天。
這些官員們當初對於東林黨人清算的有多殘酷,就明了讓東林黨人翻案後,自己的下場有多糟糕。
當馮銓、崔呈秀兩人在鐵路和唐山冶鐵廠,砸下近百萬兩家資後,立刻得到了崇禎的獎掖的消息傳出。
這些閹黨官員就認為自己找到了,一個同皇帝搭上關係的捷徑。就是投資宮內組織建設的各種工廠和鐵路。
事實上,當三條總長200多里的鐵路投資計劃宣佈之後,京城鐵價立刻開始上漲了。
門頭溝和唐山兩處冶鐵廠的股票立刻被搶購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