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 正文 第一卷 慘澹經營_第83章 劉宗周的上書_頁2
更新:01-08 22:54 作者:富春山居 分類:玄幻小說
政的昏君。
雖然朱由檢並不介意戴個昏君的頭銜,但是很顯然一個昏君想要推行政治改革,遇到的阻礙肯定會比現在更大。因此朱由檢一直在觀察着,朝中這些官員到底誰能做自己政治上的盟友。
當朱由檢正托着下巴,腦子裏思考着其他事的時候,那些繁瑣的雜事終於匯報完了。
一名吏部官員站出來上奏道:「啟稟陛下,應召回京的劉宗周、錢謙益、瞿式耜等已經抵達京城,請陛下召見。」
朱由檢在王承恩的暗示下,終於回過了神。他聽到了某個熟悉的名字,不由微微笑了笑說道,「宣他們上朝晉見吧。」
水太涼的名人終於來了,這位仁兄雖然被後世之人諷刺多多,不過在朱由檢看來,錢謙益至少比死心塌地替滿清賣命的洪承疇可強多了。
一行人在一位引道官員的帶領下,走到了丹墀下正下方。這種起復之後的召見,其實都是走個過場,讓崇禎和召回京城的官員熟悉下臉,給皇帝腦子裏留個印象而已。
一般沒有那個文官,會在這種見面會上提出什麼上疏。因為畢竟皇帝和官員都是第一次見面,大家互相都不了解,這時候冒然上疏,並不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的作風。
像上次朝會,徐光啟剛回朝就上疏改革,讓朝中官員措手不及,也是因為沒人會預料到,徐光啟敢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冒險的緣故。
不過徐光啟畢竟是一個特例,剛剛好猜中了崇禎的心思。如果徐光啟的上疏沒有打動崇禎,不是剛回京就要被貶出京城,就是被丟在那個旮旯吃灰去了。這就是朝中大部分文官,對徐光啟上疏改革的看法。
朱由檢正注目着唱名的錢謙益的模樣,完全沒有注意到站在最左側的劉宗周。
錢謙益下巴上留着三縷短須,看上去樣貌頗為不俗,很有些雅痞的氣質。
朱由檢正關注錢謙益的時候,聽到唱名結束。最左側的劉宗周突然出列說道:「臣,劉宗周有本啟奏。」
這下不僅御道兩側的官員對劉宗周側目,一直盯着劉宗周舉動的倪元璐也嘆了口氣,知道今日形勢已經難以挽回了。在他看來,劉宗周這封迂腐的上疏,除了徒增崇禎對東林人士的惡感之外,什麼作用都不會有。
朱由檢也楞了下,他剛剛只顧着注視錢謙益的樣子,完全沒聽到這位瘦削的中年人的名字。他不由以目注視着身邊站立的王承恩,王承恩頓時領會的低下頭在他耳邊輕輕說了幾句。
朱由檢聽完後臉色凝重了幾分,他端正好坐姿,對着劉宗周吐字如金的說道:「准。」
劉宗周整了整衣冠,對着崇禎拜倒在地,然後把奏章攤在地上開始讀了起來。一般而言,跪在地上向皇帝上奏,是一件相當難受的事,因此大臣們就算是要匯報什麼,也都是儘量言簡意賅,並且一次只談一事。
不過這位執拗的蕺山先生,卻一絲不苟的遵照着士大夫盡忠於君王的禮節,把想要說的事都匯集在了一本奏章之上,足足有七、八千言的樣子。
劉宗周說了那些事呢?第一件事就是告誡朱由檢,現在大明是三空四盡之秋,不能再繼續打仗了,搜刮天下的財物去養軍隊,只會讓軍隊越來越驕橫。而且集結天下的軍隊去打後金,指望用一戰平定遼東,這可不是什麼好方法。
第二件事是勸說朱由檢減稅,劉宗周認為現在大明天時不好,遼餉一加就快十年了。地方的官員以完成繳稅為自己的功績,而小民只能賣妻賣子去繳納捐稅,而國家對地方遇到的災害又不聞不問,再這樣下去,小民活不下了,國家還要去那裏徵稅呢?
第三件事則是指責魏忠賢等人掀起黨爭之亂,導致朝中官員士節不保,官員們為了自保,抱團互相攻擊,對於急需辦理的國家大事反而拋擲一邊。如此下去官員就會失去廉恥,就會蒙蔽君上,到時候皇帝要依靠誰去治理國家呢?
最後劉宗周總結道,希望崇禎能夠選用賢人,以仁義治理國家。
劉宗周的奏章前面還有一點可取之處,但是越到後面,朱由檢就覺得完全是一些空話套詞。這選用賢人,以仁義治國,這話是非常正確的,但是怎麼選出賢人,什麼樣的政策才能體現出仁義,這位蕺山先生完全沒有提及。
原本對東林黨人就有成見的朱由檢,不禁有些惡意的想到,這選用賢人,大約就是要自己選用東林黨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