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法 第三百二十六章爭吵_頁2
更新:03-30 22:38 作者:明日邊緣 分類:軍事小說
漢構不成威脅!」
眾大臣聞言,又見王秦輕輕的點頭贊同,迅速的意識到王秦的心思是支持救援劉鼎的。
於是,他們略微思索一番,不少人又改變了風向,附和許平的意見,認為救援劉鼎,是一件極為有利的好事。
但也有人,自然固守己見,不贊同救援劉鼎。
其中的代表人物,當屬姚中書、郭樹平。
二人都是王秦身邊的老臣,如今更是官居要職,有極重的份量。
姚中書道「大漢初立,百廢待興,陛下之前也說了,當集中全力,優先發展國內的民生經濟,三年之內,不動一兵一卒,保持和平穩定狀態,如今才過了一個月,就又要動兵。」
「雖然許大人說的有理,但臣不認同,依大漢當前之國情,實在不宜再動刀戈!」
郭樹平與姚中書最早都是湖郡小吏,後來歸順王秦,得於平步青雲,才有今日這般地位,因此兩人在政治上是同盟關係。
姚中書反對發兵,郭樹平也不例外。
郭樹平當即出聲「不錯,我大漢是從戰爭的廢墟上建立的,此前數年戰亂,百姓流離失所,田地荒蕪,民不聊生之狀遠勝於蜀國,今陛下重振乾坤,才使這片山河有了復興希望,不動刀戈,全力發展,才是王道!」
許平嗤笑一聲「怪不得你倆之前,做了湖郡幾十年小吏,沒有起色,小民思想不可取!咱們的陛下可是千年難得一遇的聖君,比之秦虞開國之君,亦不差幾分,心胸所懷,是浩瀚天下,豈可因當前小小得失,而置雄途偉業於不顧!」
「許大人說的有理!發兵蜀國,從長遠計,有利於我大漢!」
「救援劉鼎,打擊劉焌,雖然是件划算的買賣,可是劉焌手握四十萬大軍,我們發兵多少,才能制衡劉焌,甚至是打垮劉焌?這是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
最終,支持許平的聲音,戰勝了姚中書、郭樹平,還有一些人,兩不得罪,不出聲,討論結束,許平勝出。
王秦心裏大喜,「許平言之有理,眾卿之言也都各有各的道理,大家都是為了大漢,不必互相嘔氣,朕深思熟慮,還是傾向於許平的話,發兵蜀國,從長遠計,是有利於我大漢的,只是,發兵多少?救援劉鼎到那般地步?獲取多少利益?都是一個問題。」
許平摸准了王秦的心思,立即出聲道「現,魏國大軍正在天棋關外,劉焌手握四十萬大軍,如果我們發兵三十萬,可助劉鼎返回天府,但蜀國局勢必將糜爛,劉焌狗急跳牆之下,保不準會做出什麼決定?投降魏國?還是揮軍天府,與我國決一死戰,所以,不能出三十萬兵。因為這樣做,結果無論那種,都是慘烈的。」
「發兵二十萬,即使不能殺到天府,但幫助劉鼎保住南川之地還是大有可能的,這對我們當前形勢,是最有好處的,既起到了分裂蜀國的目的,制約了劉焌,也不會讓魏國分得好處,同時,還算履行了與魏國之前的約定,和當前的請求。」
「二十萬兵馬……」
王秦有些頭痛。
大漢當前,有精銳步卒三十多萬,水軍近十萬。
但是京畿的防守需要十萬,永安省去了五萬,龍潭口去了二萬左右,還有十幾萬,但前不久,同意了一批解甲歸田。
所以,真正的精銳,只有幾萬可派,新兵倒是招募了不少,可去了戰場,能否發揮戰鬥力又是一個問題。
除了兵力問題,主帥派誰?
又是一個問題?
王秦心知肚明,他麾下諸將,除了龍治、韓德幾人,沒什麼能獨擋一面的。
尤其還是入蜀作戰的大將,龍治是不能動的,時間不允許,形勢亦不允許,韓德倒是可以派,但王秦希望能將韓德留在朝廷,作為定海神針。
還有誰?
能統率這麼龐大的軍隊?
從南方的山地,進入蜀國南川,完成自己的戰略設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