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第三世 第232章:賣蕭銑
更新:10-31 00:49 作者:碧海思雲 分類:軍事小說
「朕想抹平關隴權貴,但朕知道不能。筆神閣 bishenge.com因為我大唐承受不了關中大亂的代價!所以,朕只能無視世家大族與底層百姓的矛盾。」
李淵發了一通脾氣,然後無比凝重,道:「大唐立國至今,戰爭一直不絕,朝廷的錢糧都到了崩潰邊緣,關中人心思定,朕不想再打了,所以不管是在河西,還是在南方都要偃旗息鼓,休養民生。以一個上下一心、士氣磅礴的大唐對應隋軍的威脅!」
李建成站起身應和道:「父皇說得極對,兒臣走訪市井,確實感到民心厭戰、怕戰的情緒,現在士氣低迷,父皇主張停戰是順應民心和軍心之舉,兒臣堅決贊成。」
李世民見李淵打算放棄河西的大好形勢,他心中大急道:「父皇,如今梁師都和薛氏兄弟極為疲弱,正是打通河西的最佳時期,如今我大唐軍隊的戰馬多已老邁,正是換馬之時,若錯過這機會,我大唐將無騎兵可用,到時候又如何應對隋朝騎兵?父皇、大哥,河西的馬源實在太重要,我們萬萬不可因為隋軍的威脅而放棄這個良機啊,若是梁師都他們緩過氣來,又會成為大唐的負擔。」
李建成見父皇一言不發的陰沉着臉,他心裏很明白,自己父皇的民生思定、休養生息都是藉口,其實說白了,他是被楊侗打怕了。不過李建成本身也比較反對作戰,戰爭對朝廷負擔太重。連忙勸李世民道:「二弟,父皇當然不想,只是現在需要考慮大局,與梁師都他們休戰也只是暫時的,等我們實力夠了,可以再打嘛。」
從前,李淵總覺得唐朝有關中、有隴右、有巴蜀、有荊襄,大軍三十餘萬,實力強大,哪怕被隋朝連連打敗,那也只是暫時的。
但自從他親眼看到楊侗率領五千騎兵在關中如入無人之境,還把宮城一把大火燒了個乾淨,他對楊侗是真的怕了,所以想着把精銳大軍放在身邊。
「什麼叫等實力夠了?難道我們實力還不夠嗎?關中如今有二十五萬大軍,又有蕭關之險,難道還不夠防禦楊侗嗎?」李世民卻有些惱了,聲音也變得嚴厲起來,他向李淵懇求道:「父皇,兒臣只要五萬軍隊,開春以後就能拿下整個河西。」
見李淵有發火的兆頭,李建成道:「今年糧食歉收,稅賦只有去年的一半,還被楊侗一把大火燒了,哪怕獨孤氏、竇氏他們捐獻了一些,卻也不能滿足朝廷和官隊的日常支出,本來我們在廣通倉還有餘糧可以支持年終的祿米支付,但不管是在河西還是南方,我們都犧牲了許多將士,我算了一下,廣通倉的糧食用來撫恤陣亡將士都不夠!二弟是領軍的將軍,理應知道撫恤金不到位的嚴重後果。我們是有幾十萬大軍,但日常供養也成了我們沉重負擔,如果你在河西陷入僵持,又會如何?我們真的不能再打了,因為我們承擔不起戰敗的後果,哪怕僵持都不行。」
李世民頓時熄火了,李建成的話說到了要害處,連支持日常開銷的錢糧都困難,拿什麼去打仗?
好半晌,李世民才說道:「不如我們也執行官紳一體納稅!當百姓看到世家大族也都納了稅,百姓也平衡了。世家大族和底層百姓的矛盾,也不會動搖我大唐國基。」
關隴權貴佔據關中成良田,他們在李淵起兵之初給予大量錢糧、人力支持,所以唐朝建立以後,李淵投桃報李,不征關隴貴族的莊園土地的賦稅,而關隴權貴族也時不時拿出大量錢糧資助朝廷,時間久了便形成默契,那就是關隴權貴以捐助取代賦稅,而且捐助的數目還遠遠高於賦稅,但這麼一來,使得李淵受制於人,不僅要看關隴權貴臉色吃飯,還需要付出更多東西去回報,命脈被關隴掐住,這讓李淵很沒有安全感。
在是否對關隴權貴莊園徵收稅賦問題上,父子三人在私底下多次商議,李建成傾向於維持現狀,但李世民主張對關隴貴族的土地徵稅。
李淵比較認同李建成的穩妥之見,因為他也擔心徵收關隴權貴賦稅的話,會引發關隴權貴族強烈反彈,從而導致新建立的唐朝根基不穩,出於穩定基業的考慮,李淵便堅持『捐獻代替賦稅』的默契。
應該說這種說法還是比較合理穩健的,在開國之初確實不能觸動支持者的利益。但李世民說的也有道理,他認為賦稅制度改得越晚,阻力越大,還會讓強勢的關隴權貴進一步仗大,就算最終統一了天下,李唐也會如同楊堅楊廣時期的隋朝,處處受制於關隴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