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藝術家開始 第156章 壺中百變,首推石瓢_頁2
半會講不完。」
「呵!」
高博不置可否。
他繼續觀察茶壺,壺把肩上有款,就是書畫中常見的款識印章。他的指腹,摸了摸白葉兩字,又問道:「所以說,這壺是你做的?」
白葉據實道:「不,是我設計的造型,再請手藝精湛的制壺工藝師,一起合制的。」
「這才對嘛。」高博滿意點頭。
如果說,白葉還懂造壺,他第一個懷疑。
與此同時,白葉又補充道:「不僅是造型設計,另外還有壺刻文字,以及畫、款識,這些都是我親力親為……」
高博不動聲色,但是眼中也掠過一抹驚訝之色。
不要以為這事簡單,無非是模仿書畫形式,把書畫的套路,直接用在壺上而已。
書畫講究,詩書印畫一體。問題在於,這一體化的過程,也經過了漫長的歲月,多少代人的積累,才最終形成了定式。
難道古人都是笨蛋,不會一步到位嗎?
說到底,還是意識的問題。在開始的時候,大家都沒有這樣的意識,等到有人捅破了窗戶紙,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還能這樣。
紫砂壺也是這樣。
在原時空,紫砂壺在明中期創造出來,很快在文人之中流行開來,慢慢大行其道。可是也要等到清初,才有紫砂壺名家,開創了壺體鐫刻詩銘之風,署款以刻銘和印章並用。
從創造,再到發展,至成熟階段,然後革新……
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現在白葉,直接把這些過程,全部省略過去,徹底將紫砂壺的獨特魅力,毫無保留展現在大家的眼前,怎麼不讓人吃驚。
這也是為什麼,不管是陳大器,還是蕭羅、虞馳,在參觀作坊之後,也沒有絲毫的猶豫,就直接參與到其中。
因為他們清楚紫砂壺的魅力,也知道在這草創的階段,也有他們發揮的空間。反正這段時間,這幾個人都在琢磨、研究,設計他們心目中,最完美最有藝術性的造型。
白葉樂見其成。
「所以這是壺的名字?」
高博研究了片刻,指着弱水三千,僅飲一瓢的邊上,那裏有一個刻款。
款字是日期,以及兩個字,石瓢。
石瓢壺。
白葉笑道:「沒錯,壺中百變,首推石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