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三六九章 約法_頁2
更新:09-21 20:28 作者:哼哈大王 分類:軍事小說
官軍,與祖大壽所部寧錦遼東軍在遼西並立,共同接受薊遼總督、遼東巡撫的節制,但是不再直接接受祖大壽的指揮。
對於崇禎皇帝的這個旨意,祖大壽已經提前得到了消息,並且消化得差不多了。
所以,當楊朝進、方一藻前去錦州傳旨的時候,祖大壽並沒有勃然大怒,或者甩什麼臉色,倒是十分平靜地接受了旨意。
與此同時,當祖大壽聽說,朝廷委派了楊朝進這個曾經與自己有過衝撞的內廷太監,出任了常駐松山城的監軍內臣,他還十分難得地當着這兩個人的面兒呵呵呵呵地笑了好一陣。
自從崇禎二年以後,祖大壽麾下的遼東軍軍營里從不接受監軍內臣入駐,所以不管是錦州、寧遠、杏山、塔山、連山,這些地方都沒有監軍內臣。
即便目前祖大壽唯一能接受並且還算是相處愉快的監軍內臣高起潛,也無法將自己身邊的大小太監們安插到祖大壽麾下的軍營里去。
包括高起潛自己,也不知道他是因為害怕激怒或者惹毛祖大壽,還是過於擔心自己的安危,總之,只是停留在山海關內,不敢出關一步。
至於說叫他親赴錦州前線坐鎮監軍,從上到下根本沒人公開提,而高起潛自己更是想都不去想。
而這其中的原因,上上下下所有人自然都是心照不宣了。
如今崇禎皇帝向松山城派駐了監軍內臣,倒叫祖大壽的心裏莫名地快意了許多,他倒想看看,這個半年來快速崛起的楊振如何去應對這位多疑的大明皇帝的猜疑。
而且他也很想看看,有了楊朝進這個監軍內臣坐鎮之後,那個不安分的楊振,接下來會不會變得安分一點。
因着這一點,初見面對楊朝進、方一藻相當冷淡的祖大壽,最後十分難得地在錦州城裏管了楊朝進一行人一頓午飯,然後才打發了他們。
祖大壽的這個態度,遠遠出乎了楊朝進等人的意料之外。
他們原以為,崇禎皇帝對楊振的刻意提拔,可能會引起祖大壽的疑慮,甚至是惱怒和反對,畢竟一山不容二虎,松錦防線上又豈能有兩個互不統屬掛將軍印的鎮戍總兵?
所以,楊朝進作為傳旨的欽差,執意讓遼東巡撫方一藻一同前往,就是想着到了關鍵時刻,能夠利用方一藻的身份說服祖大壽接受這個旨意。
而且他們已經找了許多理由,甚至不惜「曲解」皇帝的意圖,比如說,讓楊振統管海上進兵滿韃的事務,而祖大壽依然統管廣寧錦防線上的各城防禦事務。
比如說,讓楊振及其麾下的征東營以海路進攻為主,讓祖大壽統管的關錦防線遼東軍以陸上防禦為主等等。
再比如說,楊振統領的海路,與祖大壽統領的陸路,兩條線一攻一守,既互不干涉,又互相配合,共同聽命於坐鎮寧遠的遼東巡撫以及坐鎮山海關的薊遼總督的節制指揮。
這是楊朝進與方一藻反覆商議和反覆思考之後,一起提出來的一個能夠說服自己同時也希望能夠說服祖大壽的解釋和安排。
然而,令他們感到意外的是,祖大壽聽了皇帝的旨意之後完全不置可否,既沒有勃然大怒,也沒有找出各種理由進行反對,反倒是無比平靜地領了聖旨,無比平靜地聽了楊朝進和方一藻的解釋,平靜得就好像這個事情根本與他無關一樣。
倒是對朝廷往松山城內,往楊振身邊派駐了楊朝進這個內臣充任監軍中官的事情,引起了祖大壽的一些興趣。
不過,楊朝進這個當事人在事後,越是琢磨就是越覺得,祖大壽對朝廷往松山派駐監軍內臣這個事情的態度,實在耐人尋味。
從錦州城返回松山城的一路上,楊朝進都沒有怎麼說話,等他們回到了松山城之後,方一藻有話與方光琛商議,自回了真武廟駐地,而楊朝進一行人則直接去了總兵府。
「楊都督,咱家此行的頭等大事,也就是傳達聖上旨意的大事,總算是辦完了,回去交差的事情,自有他人去做,咱家從此可就常駐在松山城不走了!」
楊朝進到了總兵府,先是揮退了隨行的一眾從人,爾後直奔總兵府二堂之上,一見到前來迎接的楊振,立刻就對楊振說了這麼一番話。
只是說到最後,楊朝進言語之間似笑非笑,顯然話裏有話,意有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