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冕唐皇 0102 少王神都行_頁2

更新:09-14 06:00 作者:衣冠正倫 分類:軍事小說

那些實力強大的關隴豪強,對於宗王各自私曲勢力也沒有刻意壓制,且不說當時最強的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和齊王李元吉這三府,其他宗王也都擁有不弱的私曲勢力。

    李世民宮變上位,隨後貞觀之治開啟,對於宗藩勢力也都逐步剪除。高宗時期循此國策,武后臨朝更是如此。但就算是削弱到現在,李潼他們三兄弟嗣王、郡王,若是官佐循例滿員,各自國官府佐仍有三十餘員。

    現在還是靠着特殊時期,李唐宗王本就處境敏感,加上李潼極力推脫,但三王封國、王府屬員仍有十幾人眾。跟初唐時期相比,自然是寒酸到可憐的低配,但是如果跟開元之後相比,則仍是闊的不得了。

    唐玄宗李隆基不獨宮變上位,甚至歷經多次宮變,他的嫡系班底正是在潛邸培養出來的。正因如此,開元以後悉罷王公以下員佐仗身,諸王集中看管,不給你們發展勢力、搞事情的機會。

    三王至此下馬,接受眾官佐禮拜。按照典制,這些王府官佐們其實也應該前往玄武門外迎接三王出閣歸邸。

    但李潼考慮到丘神勣或是武家人要趕在今天給他們下馬威,如果薛懷義不來撐場面,在這些官佐們面前直接被羞辱丟臉,威儀全無,不好御下。所以此前一樁扯皮內容,就是不許王府官佐宮門外迎接。

    彼此一番簡禮,三王並薛懷義便在一眾官佐簇擁下行入坊中。三王府邸並置一處,佔據了履信坊三分之一的坊區,立足坊內中街,一眼望去,三座儀門堂皇,門前各列立戟,的確是大氣威武得很。

    三王出閣,王府與私邸還不是一回事。王府是府主與官佐坐堂理事的閣署,家邸才是宗王私人生活區域。大概是履信坊眼下地境空曠富足的緣故,三王王府並設在了家邸的對面,一條坊街之隔。

    三王先奉太妃房氏等長輩並一眾內眷先入雍王邸,趁着奴婢們收拾安頓入居之際,三王又往街對面的王府接受官佐正式參拜。

    王府內外三進,廂室並設,前院是導賓會客之所,中庭則坐堂理事,後院則擺放車馬、儀仗、籍冊等一應器物。三王王府並在一處,佔地三十畝有餘,倒也不顯侷促。

    三王於中堂坐定,之後便是官佐各自上前拜見。這其中尤以嗣雍王李守禮官佐配置最為齊全,除了兼領長史的王賀旺之外,另有司馬、主簿、功曹等等諸官。


    這裏面,又要介紹下這些官佐的特殊性。國官雖然有一個國的前綴,但所管轄的僅僅只是封國事宜,相對而言,家臣私曲的性質更濃。至於府佐,府本身就是朝廷恩授的一種待遇,由流外視品轉流內也更順暢。

    因為這一點差別,絕大多數對自身政治前途有期許的人,是不太樂意擔任王國屬官的。

    也可以理解為忠臣不事二主,一旦擔任了某位宗王封國屬官,在履歷上就會成為一個污點,非常影響正常仕途的上升,甚至幾乎沒有可能成為正式的朝廷命官。

    但是府佐就沒有這麼嚴重的限制,許多士人解褐或是恩蔭入仕,擔任王府屬吏往往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既能結好宗室貴族,也不耽誤他們正常的科舉、銓選,甚至因為有這一層奉侍權貴的關係,往往還能獲得加恩舉薦,再授官職時有一個更好的出路。

    例如雍王府長史王賀旺,他本職鳳閣通事舍人,已經可以說是踏入中層官員的序列。

    但當李潼提出由其兼任王府長史時,他仍然愉快接受,只是掛一個名,也不用過於操勞,多領一份俸祿,獲得府主犒獎,還能與少王保持融洽關係,同時不影響其本職工作。

    講到這一點,便要說到李潼這長達一個多月時間的扯皮、除了改爵實封以外,最大的收穫了:他一連圈來好幾個印象中的種子選手做他們兄弟的官佐!

    這其中包括雍王府司馬王仁皎、雍王府主簿史思貞、雍王府兵曹參軍桓彥范、河東王府長史張嘉貞、廣漢王府長史劉幽求等等。

    這幾人當中,桓彥范、劉幽求都是宮變悍將且都官至宰相,張嘉貞不獨開元名相,更是祖孫三代拜相!

    史思貞跟安史之亂的史思明沒啥關係,但本身也是胡人,胡姓阿史那,突厥王族,祖父阿史那忠為高宗時大將,其父史暕襲爵薛國公並官居司仆卿。

    不過最讓李潼感到惡趣滿滿的還是王仁皎,這個人本身沒



  
相關:  漢祚高門  北朝帝業    重生之我是大空頭  武映三千道  我有一座山  天元滅魔傳  最強小神農  
下面更火
搜"冠冕唐皇"
360搜"冠冕唐皇"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