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輔 第006章 龍體似有恙_頁2
中的美差事,實際上也是相當不人性化,甚至是極度消耗着他們的身體健康的。
坐上皇位,對有的人來說是夢寐以求,而對有的人來說也是命運的無可奈何。他們是全天下的皇帝,掌握着一切權利,卻也是自己的奴隸,連最簡單的身體健康都不能掌控。
根據高務實當時看過且現在還依稀記得的一些文獻,宮廷里的第一個健康殺手,很大可能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以高血糖為特徵。短時間來看,高血糖對健康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原因往往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它的那些併發症。
糖尿病的基本病理就是各臟器的病變,包括血管病變、腎臟病變、下肢動脈病變等等,可引起冠心病、尿毒症、肢體潰爛等一系列的併發症。所以糖尿病的發病趨勢如果控制不好,日後很容易引起各項其他器官的病變。
糖尿病的中醫傳統醫學病名是「消渴症」,它的典型症狀在後世一般人口中叫做「三多一少」,包括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下降。
據史料記載,隋煬帝當時的病案就是「口乾舌燥,要飲水數升、排尿數升、漸漸枯形骨立」,這就是很典型的三多一少的表現。
「消渴症」的患者體重下降長期營養不良,免疫力也在降低,這樣就會導致身體非常容易被感染。漢高祖劉邦當年抱病徵戰,受了劍傷,之後傷口不愈、潰爛、及感染,傷勢日益嚴重,但那時沒有抗生素,後世就有醫者猜測,他的死因很有可能是傷口化膿性感染導致了敗血症。
他們兩位還只是有過明確記載的病例,所以看起來即使是皇帝,也難逃糖尿病這樣的健康殺手。慢性疾病來勢緩慢,難以察覺,無形之中威脅着皇帝們的身體健康。皇帝往往久居深宮,又長時間的伏案工作處理國事,活動量本就嚴重不足,身體新陳代謝低,攝入的食物也難以消耗,而宮中飲食本就多是山珍海味,這樣一來還導致了肥胖,肥胖和活動不足都是糖尿病的發病因素。
然而古代醫療條件落後,無法測量血糖的情況,即使出現了「消渴」的症狀也很難確診,從而導致病情的拖延。
不過話雖如此,朱翊鈞今天卻提到自己「食量減少」,這好像又不太符合糖尿病的症狀,不知道是自己懂得太少,還是確實不屬於此症?
如果不是,那麼宮廷里的第二個健康殺手,則可能要屬高血壓。
慢性疾病雖一般不會一招致命,但是會讓身體長期處於一個亞健康狀態,三高人群也是典型的亞健康人群。所謂「三高」就是指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
宮廷生活中的飲食太好,運動量又太少,所以不少皇帝也都是三高人群,其中就包括乾隆的第十五子,嘉慶。
後世對於早期高血壓的確診就是用血壓計去測量,但古代無法準確測量血壓,而身患高血壓的人,在開始和中期又是沒有感覺和明顯症狀的,而身體卻在不知不覺間受到嚴重損害,等到了晚期,病人才會出現心臟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症狀。
在司馬哲的《細說清朝十二帝》裏,就曾描述過嘉慶帝去世前夕的身體狀況:「到了晚上才覺得十分難受,痰氣上涌,平臥更是厲害,只得半坐半臥挨
一夜,特別難熬」。隔天則「臉孔顯得蒼白浮腫,不斷的痰涌影響呼吸通暢,身體非常虛弱,說話極其困難,斷斷續續」。
這些病情看上去只是身體稍有不適,連嘉慶自己都認為這只是一般的病症,結果到了下午病勢突變,呼吸困難。
高務實當時看的文獻里就說,這是一例非常典型的高血壓引起的急性肺水腫發病病例。高血壓首先會在勞累時出現症狀,也稱為勞力性呼吸困難,到後來輕微勞動也會有氣急氣短的症狀。尤其是到了半夜,因為平臥姿勢使病人橫膈膜升起,肺部受壓,就會影響呼吸。此時的心臟也無力把回流的血液泵出體外,肺部就會充血,加重呼吸困難,然後病人也會憋醒,並且咳出粉紅色泡沫痰。
放在後世出現這樣的症狀,當然應該立刻去醫院就醫,使用利尿劑將體內瘀積的水分排出,而古代的醫療水平明顯是無法應付這樣的突***況。於是明明在後世完全可以挽救的情況,在韃清時期就只能嗚呼哀哉了。
當然,還有一種針對皇帝的健康殺手,叫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