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梟途 第一百零八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_頁2
逼得宋江接受招安?」
蔡仍恭恭敬敬道:「伯父所聽乃是有人誇張後之說,事實上,小侄並不是獨闖五馬山,而是帶了五個部下,沒有他們幫助,小侄不可能擒住宋江。」
蔡京點點頭,道:「你倒也誠實,不據部下之功為自己所有,難得。」
蔡仍道:「伯父謬讚了。」
蔡京也沒再繼續這茬,他又道:「聽說你拒絕了太子和鄆王的邀請,直接來我這裏了?」
蔡仍道:「小侄父母皆已過世了,伯父就是小侄唯一的長輩,小侄回京自然要先來拜見伯父。」
蔡京道:「難得你有此孝心。」
蔡京語氣一轉,又道:「官家春秋鼎盛,這時候的確不適合站儲君的隊,而且,你的情況還有些特殊,你所掌握的金吾軍,是京師左右少有的能戰之軍,你如果冒然站隊,官家有可能會將你調防。」
蔡仍神色一凝,道:「小侄也是這麼認為的。」
蔡京語氣一轉,又道:「不過,你也不用太擔心,官家事多,有些小事未必會注意得到,所以,你做事也不用太過畏首畏尾,這樣也是成不了事的。」
蔡就一點,蔡仍就透。
蔡仍瞬間就明白了,蔡京所說的是,趙佶未必會知道金吾軍可能是京師左右最能打的軍隊。
有人說,這怎麼可能,中央禁軍的戰鬥力之差,不是人盡皆知嘛,趙佶這個皇帝怎麼可能不知道?
這麼想的人,還真錯了。
當初,蔡仍的外公王安石,為了富國強兵,改制變法,推行了很多新政,將兵法就是其中之一。
將兵法是兵制改革,就是把禁軍的廂、軍、營、都四級編制,改為將、部、隊三級編制,這樣可以有效緩解將不知兵、兵不識將的弊端。
作為強兵的措施,王安石一方面精簡軍隊、裁汰老弱,合併軍營,另一方面實行將兵法。
將兵法的實行,使兵知其將,將練其兵,提高了軍隊的戰鬥素質,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
王安石實施將兵法首先對全國的軍事部署進行了調整——他在京畿設三十七將,鄜延五路設四十二將,東南六路設十三將,全國計設九十二將。並派「嘗經戰陣大使臣專掌訓練」,「早晚兩教」,「日夜按習武藝」。
(宋時一將,其級別大概相當於後世的一個軍,但將的人數不等,往往從三千到一萬不定。)
從軍事部署上看,力量最強的是鄜延五路,直接面對西夏,明顯帶有主動向西夏開戰的意圖,次之為京畿(即京師),三十七將「擁衛京師」,主要用於防範北遼南侵。
自熙寧七年始,王安石在北方各路陸續分設一百多將,每將置正、副將各一人,選派有武藝又有戰鬥經驗的軍官擔任,專門負責本單位軍隊的訓練,凡實行將兵法的地方,州縣不得干預軍政。
後來,即便隨着歷史的變遷,各地各將均有調動,但京師附近其實還是有十幾萬大軍——其中,開封府界有兵馬大約四萬,京東約有五萬,京西約有兩萬。
在趙佶的角度來看,金吾軍只不過是這十幾萬甚至是這百萬大軍中之五千,蔡仍只不過是這上百將之一,而且,金吾軍的駐地雖然離京師不遠,但也遠沒有另外十數支被趙佶視為親軍的軍隊離京師近,更何況,東京汴梁城裏本就有御龍直、天武等步軍,內殿直、捧日等馬軍,還有從宿衛、宮廷宿衛、總領護衛等等一大批軍隊。
所以,趙佶不可能像別人一樣看重金吾軍、看重蔡仍。
事實上,趙佶的視角也不難推測——如果趙佶不是這樣的視角,他心得有多大,才能在這種情況下,發動對遼的戰爭,他還不趕緊將所有精力用在鞏固京師的防禦上,要知道這可是保衛他身家性命的最後一道防線。
蔡仍沖蔡京恭恭敬敬一拜,道:「謝伯父提點。」
蔡京點了點頭。
蔡仍遲疑了一下,又道:「小侄有一事相求,萬望伯父能幫一幫小侄。」
蔡京道:「我一賦閒在家的老人,還能幫到你嗎?」
從蔡京的話中不難聽出一絲落寞,由此可見他有多捨不得那個相位、那個權力。
蔡仍道:「伯父雖已不再是宰相,但伯父門生故吏遍佈天下,不在廟堂之中也仍就是咱們大宋最有權勢的人之一,誰敢小覷伯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