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女神 第六十九章 伏魔記之騰蛇初臨(18)_頁2
更新:08-12 22:13 作者:九片竹葉 分類:科幻小說
是時候聯絡一下了,只有弄清楚這裏面的彎彎道道,才能決定這個案子到底能不能破,什麼時候破,以什麼方法去破。
就在他打算提筆寫信的時候,突然想到一件事,說道:「剛才我差遣緝捕使臣負責,要是他們提前偵破此案,又該如何呀?」他現在總不能再把緝捕使臣喚來,說這個案子不要急,慢慢破,不管怎麼說,樣子還要裝一裝的。
那幕僚明白府尹的意思,說道:「這個包在小的身上,小人自會去暗暗曉與緝捕使臣知道。」
濟州府尹點了點頭,說道:「那就好,那就好,你辦事我是放心的,去吧。」
那幕僚施了個禮,退下了。
PS:水滸中出現了這麼一句「且說濟州府尹自從受了北京大名府留守司梁中書札付,每日理論不下。」老督管在失了生辰綱後,是先去濟州府那裏報了案,然後回到了大名府告予梁中書知道,梁中書聽了大怒,寫了文書,當時差人星夜來濟州投下;又寫一封家書,着人也連夜上東京,報與太師知道。這個消息在濟州府,大名府,東京蔡太師那裏來回傳遞,折騰了有十幾日,而這十幾日的時間,濟州府尹沒有去破案,而是「每日理論不下」,他能「理論」什麼?就是理論這個案子到底是怎麼回事。直到蔡京派了個府幹過來,他才知道自己想多了,這就是件單純的劫財事件。
其實這個案子很好破的,之前我說過,吳用的計劃出了個很大的紕漏,他們扮作販賣棗子,白酒的都很成功,只是一路上留下了太多的痕跡,若在遠處作案也就罷了,他們是在自己家鄉附近作案,很多人都認出他們來了。尤其是仗義疏財,聲名遠播的晁蓋,一路上他們吃飯住店,真不知道有多少人認出他來了。濟州府尹只要派下人去村間街頭的客店訪問一圈,晁蓋他們的行走路線都能知道的一清二楚。之所以這個案子耽擱了這麼久,就是因為楊志的出逃,老督管的推卸罪責,給這個案子平添了許多古怪。
至於我說蔡京和高俅不和,在水滸中也是隱隱有所體現的,而且,忠臣可以惺惺相惜,因為正義感不會因為參與的人多而有所減弱,但奸臣求的是利,朝廷上能獲利的地方是有數的,你得的多了,我的就少了。所以實際歷史上,那些權傾一時的大貪官,像嚴嵩,和珅那樣,在同時代是沒有其他大的貪官的。對他們來說,罵他們的忠臣和與他們奪利的貪官一樣討厭,而且對付忠臣不但要應付輿論上的壓力,而且很難抓到把柄。對付貪官就好辦多了,現成的罪名就在那兒擺着的,不用白不用,至於說他們是不是也犯了同樣的罪,那就不用管了。
水滸上將蔡京,高俅等人的罪責都有所誇大,徽宗年間的政治是很複雜的,到現在還有很多種說法,蔡京高俅不算是什麼好人,但和歷史上有名的奸臣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宋史中並沒有為高俅做傳,對他的記載也很少,修史的時候,大忠大奸都會有很大的篇幅,由此來看,高俅還稱不上是大奸),北宋的悲劇是諸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要歸咎於宋徽宗。但在古代,是不能說皇帝不好的,特別是這種民間流傳的通俗讀物,所以徽宗的錯就全被蔡京,高俅等人分擔了。到了水滸成書年間,蔡京,高俅是大奸臣在民間已經是完全被認可了。
類似的事也有很多,比如說在唐之前,曹操一直被認為是雄才大略的,包括北宋修訂的資治通鑑對曹操的評價也很高,但到了後來,三國成書的明初,曹操是奸臣已經是民間主流觀點了,清後期出現戲曲後,曹操就只能是白臉的奸臣了。
不管怎麼說,我是以水滸為背景寫的,所以在設定也儘量依照水滸中的設定。